安西自然保护区拟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08.06.2015  12:10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议认定名单,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推荐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据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由中国科协认定的、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发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推动科普社会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科普工作、打造科普平台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协于1999年启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并分别于1999年、2005年命名了两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命名期限为5年。命名期结束后,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6月,1992年10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接纳为首批网络成员,1994年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荒漠生态系统重要保护地。保护区已成为“酒泉市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和“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2006年、2013年3次被国家环保部、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海洋局、中科院等国务院七部门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2008年,被财政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保护区现已建成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占地面积3.49万平方米的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2400亩的荒漠生物物种储存基地和7.5万亩的普氏野马半放养场。(安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王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