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刻意"拔苗" 复旦"散养"学霸 教授陪着"折腾"

20.03.2015  15:16

    复旦大学挑选“拔尖”学生的方式很有个性——不依据学习成绩好坏、也不依据某种超高难度的定向测试,完全由学生自愿报名成为“拔尖”学生。

  “拔尖”学生特指那些被列入教育部“拔尖计划”的“最优秀学生”。这些人被寄予厚望——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努力使其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从2010年开始,每一年,像复旦大学这样的高校,会在数千名入学新生中挑选80人成为“拔尖计划”的受益学生。针对这批“拔尖生”,教育部按照生均每年10万元的支持力度予以培养扶持。肩负这一使命的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19所国内高校,共5500名学生入选,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学科5个领域。在已经毕业的首批500名毕业生中,95%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每一所学校都被赋予了充分的自主权。“拔尖生”如何选拔培养、经费如何使用等均由学校自行决定。

   拒绝行政思维,“散养”复旦学霸

  “所有进入复旦大学的学生都是好学生。我们‘拔尖计划’的平台,不能做成一个封闭的班级,应该是偏散养型的。”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复旦大学在“拔尖计划”实行伊始,就决定要“散养”这些学霸,“单靠老师教,是教不出创新人才的”。

  在复旦,每一名新生都被赋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撇开高考分数不谈,“复旦新生”就是“拔尖计划”的报名入场券,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加入该计划,也可以在未来选择退出该计划。前提是,你得在一群完全不认识的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知名教授面前,说服他们“我可以”。

  实际上,“复旦拔尖计划”的受益者远不止教育部给定的80人名额。因为采取开放进出的“散养模式”,“实际受益者或许得再加个零”。

  化学系09级本科生达佩玫正攻读博士学位,她大二时加入“拔尖计划”。她说,“拔尖计划”学生共会面临两次考核,其中入选一年后会进行第一次“中考”,学生可选择继续或退出,“人员总是在不断地变动”。

  “拔尖生”平时都会和自己班里的同学一起上课,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课外,需要进入实验室课题组或者教授带队的“讨论班”参与科研。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陆一曾对16所“拔尖计划”试点高校进行调研。她告诉记者,把“拔尖生”聚集在一起、设立“拔尖班”班级进行集中培养的方法,在试点高校中“占绝对多数”。

  “很庆幸,复旦没有用这种行政思维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在复旦的“拔尖计划”中,甚至找不到任何一项量化规定。没有规定一名院士一定要带多少个“拔尖生”,没有规定老师带“拔尖生”能获得多少物质奖励,也没有规定一名“拔尖生”究竟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算对得起国家的培养。

  “我们从没说过‘拔尖生’一定要发多少论文。发了论文就给奖励或者给提前毕业,不发论文就踢出拔尖计划,没有这样的特殊待遇。”徐雷很不愿意拿论文数量来谈“效果”,“这是长期的事,不设定短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