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辉煌成就系列报道之五】“十二五”甘肃社会事业发展成就斐然
“十二五”辉煌成就系列报道之五
“十二五”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成就斐然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突出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公正,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引导社会领域产业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成就斐然,各项指标逐年增长。
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
全省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启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持续实施农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04.43亿元,新建、改扩建2555个农村乡镇和行政村幼儿园,改善673所农村初中学生生活设施条件,为12840名农村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管理教师新建周转宿舍,建设91所中职学校、42所特教学校和特教师资培养中心,支持民族地区建设20所普通高中,提升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省属高校基础教学实训能力。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共投入“全面改薄”资金103.17亿元,惠及757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为解决我省基层医学人才短缺问题,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平校区筹建甘肃医科大学,填补我省没有综合性医科大学的空白。整合在兰职业教育资源,在兰州新区建设职教园区,带动和促进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预计“十二五”末,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5%、92%,均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较“十一五”提高35.21个百分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镇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8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顺利实现预期目标。14个市州、30万以上人口县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免学费,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化建设、教育扶贫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力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本科教育教学实训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48平方米、10.1平方米、12.98平方米、16.2平方米,分别比“十一五”提高了1.91平方米、4.78平方米、1.35平方米和5.01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健康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立足省情,探索“预防为主、中西结合、夯实基础、有所侧重”的医改策略,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注重发挥规划引导作用,不断加强卫生事业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累计争取中央资金42.68亿元,安排省预算内资金6.17亿元,改造建设省人民医院等8个省级医疗机构、11个地市级综合医院、15个医院儿科病区、17个全科医生培养基地、13个精神卫生防治中心、3个市级疾控中心、3个市级妇幼保健机构、48个县级医院、31个县级疾控中心、35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77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7个乡镇卫生院、2190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和5050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新增医疗卫生用房近300万平方米。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一卡通”以户为单位全覆盖,发卡率达98%。重特大疾病报销病种由27种扩大到50种,比全国多28种。居民大病保险在全省全面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衔接机制初步建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实效,41个县被列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315”模式(即完善监管机制、财政补偿机制、服务机制3个机制;发挥中医药1个特色优势;实现县级医院和有条件的省、市级医院实行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群众就医费用基本稳定、自费比例下降,加快防统方软件安装使用、服务质量提高、医德医风好转,服务流程合理、群众看病更方便,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提高,医疗机构得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5个目标)。破除“以药补医”补偿机制,试点地区平均门诊和住院人均费用增幅逐步下降。乡村和社区基本药物全部实施零差率销售,在全国率先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全省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全覆盖,儿童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在99%以上,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率达到90%以上。国家确定我省为全国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批准陇东南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开始渗透到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
社会服务体系日趋完备
面对“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现状,省委省政府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的托底作用,不断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17.7亿元,建设县、乡级基层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共4461个,新增床位达8万张,养老服务机构条件明显改善,为孤寡、失能、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等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天水麦积和张掖市甘州区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兰州市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600多家,养老床位10.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8张,比“十一五”末增加14.5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城乡体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4.2亿元,先后实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雪炭工程、体育惠民工程和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加强市州体育场馆、县乡和社区全民健身中心,以及行政村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健身场地严重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省委、省政府立足体育事业长远发展,在兰州新区建设甘肃省体育馆,填补了我省全国唯一没有大型体育场馆的省份的空白。全省有13个市州建成体育场馆,78个县(市、区)建成或在建体育活动中心,1228个乡镇实现文体活动站全覆盖,10781个行政村建成了一村一场,占全省总数的67%。全省共有各类体育场馆30282个,其中室内体育场864个,室外体育场29418个,体育场地面积2891.74平方米。人均占有场地面积1.13平方米,比“十一五”提高0.3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由“十一五”末的26.4%提升到32.3%。
持续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等政策措施。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1.3亿元,加强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设,新增康复托养设施业务用房12.9万平方米,床位1836张。全省为残疾人服务设施数达到125个,比“十一五”增长30.2%,
文化旅游事业日益繁荣
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共有23个市州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列入国家规划项目库,已有9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开工建设。全省建有公共图书馆103个、文化馆103个、美术馆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28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344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和全方位免费开放,形成了省、市、县、乡(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艺术创作精品迭出,全省专业文艺院团创作演出400多部剧目,新排上演剧目数量达138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我省有6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41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花儿、皮影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经费补助制度。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战略平台,深入发掘丰富厚重、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广播影视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初步建立了覆盖广泛、城乡一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无线、有线、微波、卫星等多种方式覆盖的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80.2万户,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290万户,建成农家书屋3860个,基本解决了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和读书难的问题。
旅游发展步入黄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做出了建设旅游产业强省的战略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省旅游发展实现“12556”目标体系。有11个市州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3个市州定位为“主导产业”。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1.06%和34.67%,分别高于同期全国旅游人数和收入年均增长率16.7和7.9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以来,我省旅游出现了升温早、旺季增长迅猛、高峰持续时间长的新态势。全省旅行社达到520家,主要旅游景区641处,A级旅游景区达到220家,其中5A级4家、4A级73家,“百万人次以上景区”达到14个。旅游交通持续改善,开通了兰州、敦煌两个国际口岸,我省与境外主要客源地之间的直达能力和便捷程度极大提升。甘青新高铁开通,兰州到达张掖、嘉峪关时间缩短一半,甘肃旅游迎来高铁时代。14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精品丝路”品牌享誉国内外,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品牌性节会。戈壁徒步、露营、漂流、登山探险、文化演艺、青少年励志等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我省旅游。
责任处室:省发改委社会处
联系人:樊文
联系电话:4609223/1389346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