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蓝天需全民参与

20.01.2015  01:42

    今年冬天兰州的天空真给力,几乎每天都是蓝天白云,蓝天下面人们走出户外,呼吸着新鲜空气。这几年兰州空气优良天数不断增加,有人形象地把蓝天现象概括为“兰州蓝”,确实让兰州人引以为自豪。

    曾几何时,兰州这座老工业城市,被污染压的喘不过气来。有人调侃兰州大气环境是“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有些人甚至选择了逃离搬迁,外地人提起兰州就与十大污染城市相挂钩。环境污染不仅是名誉问题,更重要的是危及到市民的健康。2012年兰州实施“蓝天工程”,全市上下齐抓共管,严防严控,多点发力,一举扭转了污染的被动局面。天空开始露出了本来面目,出现了蓝天白云,空气变得清新了,人们的心情也敞亮了,两年多来的辛苦得到了回报。2014年8月8日,在兰州市召开了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4个省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说:“无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产业结构,兰州都不比其他重点城市占优,但兰州通过努力,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兰州的成功经验说明,只要认真去做,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天变蓝了,市民是直接的受益者。据兰州市卫生疾控部门统计,2013年至2014年冬季采暖期,全市城乡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同比下降27.3%,就医费用下降47.4%。

    兰州的治污成果实属不易,“兰州蓝”的取得尤为难能可贵。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在饱受雾霾之苦时,我们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蓝天。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是非常及时的战略决策。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保卫蓝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当大家从最初网上微信晒“兰州蓝”,到逐渐适应抬头看见蓝天,心态的转变说明市民已经习惯了有蓝天的日子。但是蓝天是靠铁腕治污取得的,是无数人的辛勤努力换来的,要想长久拥有蓝天还需全社会的努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强调:“治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兰州大气污染治理依然任重道远。未来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谨终如始,继续加大空气治理力度,努力让蓝天白云常驻于兰州上空。”大气污染防治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以贯之,以钉钉子的精神,严防死守。当污染从常规治理向深度治理转变,从应急治理向常态治理转变,从政府主导、部门推进,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转变,就需要市民的参与。市民的参与度越高,治理的效果就会越好。保卫蓝天,人人有责,为了兰州的天更蓝,大家都要齐给力。我们须从自己做起,自觉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弃或焚烧垃圾,不随意排污,不随意泼污水;积极参与“全民洗城”活动,擦亮城市的天空;自觉抵制排放污染物,节日期间尽量不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主动参与环境监督,对身边发生的污染违法行为,通过各种方式反映给执法部门,使其受到查处。只要人人参与,悉心呵护蓝天,“兰州蓝”就会常驻兰州上空,就会成为促进兰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