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典型】“半个农大人”的抗疫故事

09.04.2022  16:42

近日来,学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体教职员工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各学院成立抗疫小分队,紧张有序地展开了校园抗疫工作。

在人文学院成立的临时党支部里,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成员,他是学院教师王晓梅的丈夫福成。曹福成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知晓学院女多男少的情况后,他就和妻子决定,由妻子照顾年幼的儿子,自己冲向支援疫情的一线。在这场特殊的战场上,他用敬业诠释责任,用行动演绎担当,用温暖书写大爱。

见红旗就扛,牢记 党员使命

曹福成同志主要负责14号学生公寓三百多个房间学生们的一日三餐、用水以及生活用品的搬运和分配。没有电梯,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负重爬到五楼、六楼,一天往返十多次,往往一顿餐送完,他的全身已被汗水浸透。

此外,他要按流程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采集核酸要和很多人接触,是风险系数最高的工作,但不管多危险,这工作总得有人去做。”他态度坚定,“作为一个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见红旗就扛’。

按防疫穿着的要求,防护人员必须要戴双层手套,曹福成发现戴着手套进行核酸采集录入信息时操作手机很不方便,为此,他毅然选择了佩戴小号的手套,这样往往几分钟下来,他的手就会被勒到麻木,而更换手套会浪费时间,为了保持核酸检测的进度,他硬生生忍了下来。“直到一轮核酸检测做完,脱下手套后我才发现双手充血通红,已经麻木到失去了知觉。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曹福成自己就是一面旗帜,他也是最能坚持自己党性修养这堡垒中的一员。他的存在,为人文学院临时党支部带来了很大的力量和信心,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的年轻与热情、乐观与活力,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人,他用绝对赤诚的爱心温暖着14号学生公寓的每一位同学,他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党员先锋的使命与魅力。

退役不褪色,印证军人底色

曹福成个子不高,但很精干,有着多年当兵的英武之气,也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与冲劲。虽然平时他和家人聚少离多,但这次还是放弃了因疫情防控期间在家隔离却能陪伴妻儿的机会,毅然坚守在学校防控一线,全力以赴防范疫情扩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着一名军人的担当与豪情。

为了更加及时地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他和“战友们”在宿舍楼下搭帐篷过夜。三月的兰州,春寒料峭,帐篷里很冷,而且连脚都伸不开,可曹福成乐呵呵地说:“在部队的时候每年都会进行长时间的野外拉练,我已经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这种环境算不得多苦。”正是军人刻在骨子里的以苦为乐精神帮助他克服着重重困难。

作为退役军人,他凭借在部队多年练就的组织协调能力,积极为临时党支部建言献策,与其他老师共同讨论当前的疫情情况,商量如何落实细化上级的战略部署。“我在部队时也在一线带兵,参加过多次应急演练,在突发情况处置和组织协调上,相对来说经验比较充足。”曹福成积极动脑动手,很快完善优化了食物和物资发放及组织学生检测核酸方法,简化了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小组的工作效率。“我们小组总是能在同一时间比其他小组多采集100多个核酸样本。”他开心地说。

军人的底色永远是红色,尽管已脱去戎装,但曹福成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身后的你我他,展现出奋勇争先、勇于奉献的最美姿态。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冲锋。他们退伍时说的“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誓言,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曹福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优秀精神品质。

在这里,我可以披甲化身‘志愿红’,我希望自己可以永远呵护这抹红色。”曹福成看着临时党支部那面党旗坚定地说。

半个农大人,一心农大情

我的爱人是农大教师,所以我也是‘半个农大人’。当这个大集体面对困难时,我当然会义不容辞,挺身而出。”虽然不是学校教职工,但生活在农大的曹福成早已和这里结下了最深的情和缘。

他的妻子王晓梅老师在家不仅照顾孩子,还要坚持网上上课、联系学生、做好教务工作等,能让丈夫为农大出一点力,她觉得很自豪。曹福成谈起妻儿时嘴角上扬:“我并没有后顾之忧,晓梅是一个在工作中能寻找到很多乐趣的人,而且她也可以把家里打点得很好。”我们看到,曹福成的防护服上画着爱心,下面赫然写着他爱人和儿子的名字。

曹福成认为自己参加这次防疫工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机遇是挑战,也是他人生阅历的闪光点。曹福成经常跟其他老师开玩笑说:“今天吃过的苦,是明天吹牛的资本。”因为他的这些阳光话语,大家的内心洋溢着温暖与希望。加入人文学院临时党支部,让他结交了很多互帮互助的真心朋友,而人文学院乃至其他学院的老师们都很佩服他,并以他为荣,他的故事也已成为农大抗疫战场上的一段佳话。

在采访结束后,他又向学生记者发来短信,“有你们和我们的共同坚守,才有抗疫的胜利,感谢有你们!

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越是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如曹福成这样的平凡英雄,就像一粒星子,映照着所有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