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甘肃共征兵41.16万人

24.04.2015  02:39

资料图片

    兰州晚报讯(记者张鹏伟实习生张晓桐丁晓美)寻找老兵,还原历史!本报关爱抗战老兵活动持续一年之际,历史见证者的亲历讲述,让甘肃抗战历史展示出其更真切的状态。抗战时期,兰州是苏联援华物资进驻国内一线战场的重要交接地点;建立了以焦家湾为中心的机场群,兰州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重要空军基地。因为战略位置重要,侵华日军出动993架(次)飞机空袭兰州、平凉、天水等地。抗战时期,甘肃共征兵41.16万人,征马1.18万匹。先后有4328名陇原儿女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涌现出了朱龙、杜堃、宿之杰等抗战名将。连日来,本报记者先后前往甘肃省档案馆等省市相关单位,采访多位文史专家,翻阅《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兰州市文史资料选辑》(抗日战争专辑)、《兰州市文史资料选辑》(24辑)等文史资料,简单梳理了甘肃抗战大事记,用数据还原陇原儿女保家卫国的英雄风采。

    A

    兰州是苏联援华物资的交接地点

    西北国际交通线是抗战时期开辟较早的一条线路。1937年起,苏联援华物资除了抗战初期通过港口海运外,主要是从苏联通过新疆运入中国,以兰州为交接地点。

    据统计,从1937年冬天,首批苏联援华物资由苏联汽车装载经过这条国际交通线直运兰州起,到1938年夏季,约有6000多吨物资经新疆运往甘肃、陕西、四川以至抗战前线。其中有军械、汽油、药品等。仅各种飞机就有985架,炸弹82300颗,坦克82辆,火炮1317门,炮弹190万发,机枪14025多挺,枪弹16450万发,汽车1550辆,在苏联萨雷-奥捷克至天水的公路上,担任向中国运送军事物资的汽车多达5260辆以上。

    同时,阿拉木图至兰州等的中苏空中航线也随之开通。

    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2月,苏联支援中国飞机1562架,累计派遣空军志愿队两千余人,协同中国空军作战。苏联支援中国飞机也必须由阿拉木图或贝加尔先飞到兰州加油,检查后,才能派往全国各地。据了解,苏联飞机抵达兰州后,主要停放在兰州焦家湾机场,另一小部分停放在中川机场。由于苏联援助中国的飞机先集中到兰州,兰州成为后方重要空军基地。

    B

    侵华日军出动近千架(次)飞机空袭甘肃

    中国空军在兰州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也称兰州空军司令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西北地区的防空作战。同时又设立了空军第七总站(也称兰州机场总站,包括东郊机场、拱星墩机场、东古城机场、西古城机场、中川机场和临洮机场),负责空军在西北地区的地勤补给,从而构成了以焦家湾为中心的机场群。中国空军还在1938年冬,将其驱逐总队由四川凉山迁至兰州西固,负责整训空军各驱逐部队和新机的训练工作。除此之外,还在兰州设立了空军第三工厂,专门负责各式飞机的修理。经过一系列的设施建设使得兰州成为当时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和训练基地,甘肃的战略地位陡然提升。

    甘肃战略地位逐渐提升势必引来日军的空袭。1937年11月5日,日本7架飞机,首次空袭兰州。投弹轰炸了兰州东郊飞机场、靖远东湾等处。当时甘肃防空设施尚未建立,故未发警报。从是日起到1944年,侵华日军先后出动飞机993架(次),轮番对兰州、皋兰、平凉、天水、陇西、武威、临洮、永靖、永昌、清水、靖远、景泰、永登等县、市狂轰滥炸。共炸死660余人,伤680余人。造成财产损失达法币64.8亿多元。仅1939年12月下旬,日机连续3天出动306架次,对兰州进行轰炸,炸毁房屋2万余间。著名唐代建筑普照寺被毁,6358卷藏经化为灰烬。

    为保护甘肃援华线路畅通、甘肃后方战略物资以及甘肃人民不受侵害,1937年起,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成立甘肃全省防空司令部,设立防护团,在郊区挖筑数百处防空壕,正式开展防空建设,为兰州开展反空袭斗争创造了条件。1939年2月20日至23日,日军两次出动50架九六式轰炸机空袭兰州,兰州空军司令部所属第十七队和十五队先后派出14架E-15战斗机迎击来犯之敌,经过激烈交战共击落日机15架(另有记载18架),创下中国空军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敌机数量最多纪录。而我军竟无一人伤亡。又一次空袭后我空军一队尾随返航日机一直追到山西运城机场上空炸毁日机40多架,立下奇功。

    C

    4328名陇原儿女战死疆场

    甘肃在抗日战争时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不仅作为战略大后方源源不断地为抗战前线提供战略物资,还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支援中国的重要通道,同时,甘肃各族人民为支援抗战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

    抗日八年,甘肃共征兵41.16万人,征马1.18万匹。先后有4328名陇原儿女牺牲在抗日战场上。陇原男儿出征抗日战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参加八路军投身敌后战场的,其中也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参加了红军的陇原男儿;有在原西北军宋哲元、张自忠、吉鸿昌等部队的甘肃子弟,他们转战在喜峰口、忻口、台儿庄、枣宜等战场;有直接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各个战场的;也有参加青年远征军的。

    兰州人朱龙,1937年12月任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教导团连长,参加南京保卫战,率部防守水西门。朱龙手臂被击中,因流血过多而昏倒,不幸被俘。14日,日军将朱龙及其他被俘军民押至江滩集体屠杀。朱龙幸免于难,深夜从尸堆中爬出,逃至江北西江口王家湾。在当地农民的照料下,数月后伤愈,但失去了左臂。1938年春,日军侵占江浦,国民党县政府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朱龙欣然前往江苏江浦,任县武装中队中队长。1940年底,他率队在高旺一带驻防。1941年1月4日,朱龙所部在反“扫荡”作战中被日军包围,与敌顽强作战,浴血拼搏,所部伤亡殆尽,朱龙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37岁。人们称他为“独臂抗日英雄”。江浦县将朱龙驻守的高旺镇命名为朱龙镇。

    杜堃,榆中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1936年11月在任74师师长时,率部抗击绥东日伪军,参加收复百灵庙战役。次年5月晋升少将。“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平型关、忻口战役和防守雁门关、崞县的战斗,同年10月,调任19军70师师长。1938年2月,率部参加川口和中阳战役,6月,晋升为晋军19军中将副军长。1940年任二战区司令部高参室主任。此外,甘肃还涌现出了宿之杰、马鸿宾、马彪、邓宝珊、俞方皋、邢肇棠、王治歧、蒋云台、李振西、黄德魁、侯世奎、靳虎、鲁瑞林、李树正、高永祥、李化民、何万祥等数名抗日名将,他们在不同的战场上杀敌卫国,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了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