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多为商品类 举报多为无证经营

09.01.2015  03:33

    兰州晚报讯(记者袁文波)1月8日,兰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去年第四季度投诉分析称,投诉反映多为商品类举报反映多为无证经营。

    去年第四季度我市受理商品类投诉664件,占投诉总量的64%,服务类投诉378件,占投诉总量的36%。投诉反映问题较多的依次是交通工具、通讯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餐饮服务、邮政运输服务、家居用品及家装服务等。

    去年第四季度举报反映的问题仍以无照经营和产品质量占多数,在363件举报中无照经营问题133件,占37%。无证经营举报主要涉及食品加工窝点、小饭馆、网吧、百货商店、电动车销售、汽车维修等。四季度反映非法集资问题17件,因管理权限问题大部分已移交公安及银监部门处理。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去有合法资质的正规银行理财,否则你的损失可能无法挽回。

    典型案例一:消费者去年6月11日在兰州市城关区一专卖店买的家具,9月份因产品问题该店为其更换衣柜、床头柜、斗柜等多个家具,但更换后柜体仍出现破损、霉变等问题,消费者要求退货商家拒绝。经市工商局城关分局雁西工商所调解,商家同意为消费者退换有问题的4件家具。

    典型案例二:消费者王某在皋兰路一茶楼接受餐饮服务,消费者要求提供柠檬水,账单注明单价15元,经翻查菜单后发现标价为10元,消费者认为不合理,要求按照新《消法》规定予以赔偿并要求对此行为查处。经市工商局城关分局皋兰路工商所调查,因该处服务员电脑操作出现失误,将10元打印成15元,工作人员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并按新《消法》规定给消费者10倍(150元)的赔偿。

    典型案例三:去年10月30日,举报人反映城关区东岗雁儿湾东路一运输服务站院内涉嫌无证经营,且所拉货物均为三无产品,大部分为汽配及食品、农药等商品,要求尽快查处。经市工商局专业市场管理分局道路运输市场工商所执法人员调查了解,举报属实。企业已在网上名称核准,正在办理前置许可证,工商所已限期该企业办理营业执照。

    典型案例四:去年10月9日,举报人举报西关十字临夏路沛丰大厦楼下一家通讯商以抽奖名义销售质次价高的商品,抽奖前声称免费抽奖,但抽到奖后均要求消费者购买“三无”的手机、微波炉等商品,如拒绝购买则暴力威胁消费者。经兰州市工商局城关分局市场巡查大队立案调查,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之规定,属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谎称有奖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行为罚款10000元,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