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兰州标准化菜市场发展之困
资料照片
调查:仅6家菜市场经营有盈余为了真实掌握我市标准化菜市场的经营现状。今年,我市商务局组织各县区对全市已建成的标准化菜市场启动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很不乐观。”谈到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与经营,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金杰成亦感痛心。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菜市场58个,总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从经营现状来看,已建成的标准化菜市场中正常运营的有48个,另有3个菜市场已关门歇业,还有7个被改变用途。
金杰成说:“从我们对经营户数、摊位出租、经营收入、费用水平等方面的调查情况分析,我市标准化菜市场经营发展不平衡,运营的48个标准化菜市场中,经营有盈余的只有6家,而且盈利水平很低,其余都不同程度出现亏损,部分市场经营每况愈下,甚至难以启动。”与此同时,大多数的标准化菜市场存在摊位出租率不高的问题,调查发现,在27家摊位出租率在80%以上的标准化菜市场中,经营有盈余的甚至连1/3都占不到。另有13家市场摊位出租率甚至在30%以下,其中8家濒临倒闭。
企业经营收益不高、运营成本增加、经营不能正常启动是导致标准化菜市场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问题一:菜市场建设选址难菜市场运营是否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址是否占据“地利”。记者了解到,尽管在《兰州市区公共公用设施专项规划》中明确要求新建小区应布局建设菜市场。然而,这项规定并未严格执行。由于规划落实不到位,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中,未能按国家规定预留保障为居民基本生活服务的商业网点配套用地和用房,造成目前居民区特别是新建小区经营蔬菜的网点缺乏。
“寻找菜市场建设选址,困难重重。”金杰成副处长介绍说,已建成的标准化菜市场中,手续齐全的只有27家,大多属临时建筑。因为选址难,个别菜市场建在了有空地但人流少的地方,这也造成一些市场不能正常启动运营的尴尬局面。如城关区大沙坪、刘家滩等菜市场建成后招商困难,不能正常投入运营。
问题二:马路市场抢摊分客流
建设标准化菜市场的初衷之一,是建立规范化市场,以清退马路市场。然而从现状来看,“清退”和“建设”没能有效结合,马路市场常年和正规市场抢生意。
据了解,全市有各类有规模、形成时间长的马路市场45条,另外还有各类果菜、小吃等摊点32处,再加上无法统计的流动摊点,严重影响标准化菜市场的启动、运营及管理。从调查的情况看,凡是周边500米服务半径内存在马路市场的标准化菜市场,启动运营情况均不乐观,正常的经营秩序受到冲击,有的濒临关门,有的已关门停业或改作他用。问题三:运营成本逐年增加
对菜市场主办方来说,铺面和摊位租金收入是唯一的“进项”。与普通商业市场相比,菜市场因经营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特性,收益回报率较低。我市大部分菜市场摊位费上涨幅度不大,市场收入增加有限,远比不上高速上涨的运营成本。
在各项支出中,人员工资、水电费等已占总费用的70%以上。从木塔巷菜市场来看,这两项支出每年高达64.5万元,占每年费用总额的84.86%,而且面临着年年看涨的情形。同时,租金费用也在不断上涨。五泉、静安门菜市场每年分别要支付50万元和30万元的房租费用,一些菜市场由于收取的摊位费不足以交纳房租,已关门或濒临关门。此外,有些菜市场为了维护正常经营,还要承担市场外马路市场、流动摊点日常清退管理费用,造成额外费用开支,加大了企业亏损。
建议:多方扶持凸显社会公益性质
“政府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是我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的准绳。然而,从我市标准化菜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这一准则在市场化运作中弊病较多,不能很好地实现标准化菜市场长远发展。
市商务局分管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的副局长王绍荣对记者说:“从全国各地来看,标准化菜市场的发展都面临相似的困境。要破解难题,首先要确定标准化菜市场是该‘姓公’,还是‘姓私’?商家更偏重经济效益,一旦运营不下去,唯有转卖或变更用途,亏本的买卖谁也不愿做。”王绍荣分析称,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更应该凸显公益性质。投资大、盈利水平低、回报周期长。按照现行的政府引导、社会化投资建设的模式,很难调动社会资金投入菜市场建设。我市国有投资建设的菜市场仅有3个,其他私营和集体投资建设的菜市场往往难以掌控,在发挥政府调控市场能力上十分有限。
针对当前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我市商务部门建议应将城区菜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彻底解决菜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选址难、资金缺等问题。并应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菜市场和蔬菜副食便利店。此外,还应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合理预留菜市场等民生服务项目的建设用地,加强菜市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与此同时,还应清退标准化菜市场周边500米半径内的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对街道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进行清理整治,创造标准化菜市场顺利启动运营的社会环境。
□记者陈玮
菜市场是城市公益性配套服务设施,是“菜蓝子”工程
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综合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重要标志。
从2008年开建至今,兰州标准化菜市场已走过八个年头,然而其建设与运营现状却并不理想。日前,本报经济周刊《兰州标准化菜市经营缘何陷入困局?》一文,对有些标准化菜市场建成后,运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马路市场抢客流,甚至一些菜市场出现经营面积缩小,功能发生改变等现象进行了报道。
是何原因致使我市标准化菜市生存艰难?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建一家、活一家、旺一家”?为此,记者多方联系采访主管部门,深入把脉“标准化菜市场发展之困”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