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

22.04.2015  12:39

    抄袭,就是将别人的文章据为己有。小时候,有个同学懒得写作文,找来一份报纸照抄,可能是急了点,结果连“新华社某月某日电”也抄到作文里了,后果可想而知。

    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仍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对抄袭别人文章的人,我从心底里非常鄙视。长大之后,忽然觉得,抄袭别人的东西未尝不可,只是不要太离谱。常言道:“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套好了是自己的东西,套不好了就会贻笑大方。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时需要写一些经验材料、通讯、纪实、方案、总结、报告等文稿。刚开始,害怕领导说我抄袭,总是想变着法把我的文章写的和别人不一样,本来应该是文章的头,我却放到最后,本来是结尾部分,我却非要放在开始,结果,不但弄出了好多笑话,还挨了领导的批。“你看你写的什么呀,看看人家写的。”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为写一篇演讲稿,花了几天功夫,文章出炉后,没料到领导看后却直摇头。说我“语言太文气,内容太干巴。”边说边把手里的文稿撕了扔到纸篓里。当时我的心里难受极了,这可是我几天几夜的心血呀。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电脑、没有打印机、复印机,写材料全靠手写,等定稿后再誊写一份,算是作为存档。文稿被撕后,我只好从头重来,列提纲、打腹稿、动笔写,如此反复……后来,写的东西多了,对一个标点、一个词句,都要认真推敲,如果发现有语句不通或不附合文章逻辑的地方就推倒重来。久而久之,我才终于发现,写文章是大有学问的,才觉得领导当初说得很有道理,有些文章是不能杜撰的,该粗的一定要粗,该细的一定要细,该省略的一定要省略。尤其是纪实新闻、经验材料、总结报告等格式化公文更是绝对不能随意发挥的。

    慢慢地,我就养成了看好材料的习惯,琢磨别人写作的精采部分、句词的运用和逻辑手法,久而久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错别字少了,文章的废话也没有了。再后来,只要是经我手写的材料,都是一次过关。但是,每每静下来想,总觉得我的文章好像缺少点什么?是自己写文章的“”不专?写文章的“”不到?如书法家写字一样,神不到,气不足,是写不出有韵道的好作品的。名厨师做饭,之所以能将一盘看似普通的饭菜做成珍馐美味,贵就贵在火候和调料的把握上。为此,我苦恼了好长时间,好心的老同志劝我:没事多抄抄一些好的文章,多背一些好的词句。这不是抄袭吗?我摇了摇头。“不是让你真抄,是让你通过抄来记住别人写作的路子、精彩的词汇、妙语连珠的句子”、“一个好脑子不如一个烂笔头。”后来,我果真开始抄了。不论什么体裁的文章,只要对自己有用,我都会照抄下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有时还会抄二遍三遍……若时间不允许,我就将这些文章裁剪下来,用红笔做出标注,粘贴起来,装订成册,作为储蓄,一有时间就看、抄、背。这样一来,一些优秀的句词、精彩的短文便深深地刻画在我的脑海中,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说起话来不仅琅琅上口,侃侃而谈,写起文章也是“井井有条”、“满腹经纶”,有用不完的词。前不久,单位破了一起扒窃案,涉案金额仅一元钱,侦破过程也很简单。当时正值反扒专项行动,为了把这个案件报道出去,我另辟蹊径,从民警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开笔,最后落到办案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上。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我把民警上线反扒的“”写了出来。

    我抄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抄完一篇美文美句,都会在它的后面留下一页空白,如此抄一页空一页。每当抄完一篇好的文章后,我总会把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感悟和体会随笔写在空白处。现在,虽然电脑已经普及,办公也完全实现自动化,好的文章网上一搜,下载后便成为自己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再费力爬格子,但即便这样,还是改不了我几十年来养成抄文章、背美文、记好词的习惯。

    其实,抄袭、或者说是临摹好的文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很好方法,也是写作的一个技巧和捷径,初学者如此,历史上的文学大师也不例外。北宋诗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就是仿照和抄袭了唐代诗人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但从诗人的手法和描述上来看,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远比翁宏《春残》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运用更自如,意境更贴切、效果更精彩,正是因为晏几道将翁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原句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诗里,才使他的《临江仙》获得了更为巨大的成功,成为诗史上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