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金融调节的合理性
金融调控监管中越来越多地引入技术性因素,包括:重新定义有关经济金融变量、运用参数进行差额调整、修正模型和计算办法、进行结构性操作,等等。可以简单回顾一下近年来我国的技术性调节,比如,差额 准备金率 动态调整制度、贷存比计算方法的调整等。
这些变化并非权宜之计,它反映了我们对经济金融认识的深化,同时也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技术性调节,是对过去范式的矫正和补充,体现了金融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体现了新的调控理念。几乎所有的技术性调节,都融入了动态调整和周期性调整的概念,以及结构性改革观念;体现了对市场主体激励和约束相容的机制和导向;同时,技术性调节致力于改善对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三农的政策环境。
技术性调节,不同于成熟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旨在寻求与现存经济金融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方式。
金融调控监管既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技术和艺术。在经济调整和社会转型时期,引入适当的调控监管制度始终是艰难的选择和过程,需要在短期和长期、总量与结构、因循与改革、管制与市场中作出权衡。这种选择是一种判断,也是不同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经济体,没有国际上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宏观调控范式和模式,更需要综合考虑和兼顾各种因素。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方兴未艾,运用各种金融技术重塑金融调控和监管以适应市场变化十分普遍,包括对贸易顺差的计算、对资本和风险的界定、逆周期调节,以及 美国 近期重新定义GDP等。这几年来,我们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改革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理念和技术,引入了一系列有技术含量的制度,一些方面走在很多经济体的前列。
政策的选择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市场的选择。技术性调节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场的深度和韧性,以及微观主体的适应性。毫无疑问,技术性金融调节比简单放松流动性更科学也更有针对性,但也存在争议。其中的疑虑有:这种结构性放松是否能够解决结构性问题,使所释放的流动性进入最需要的实体经济;这种放松是否会打破微刺激与改革的平衡,最终演变为整体宽松,进而影响改革的动力。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也不必过于忧虑。这些技术性调节并非行政性的,而是根据经济周期和市场情况作出的调整,客观上会起到减少扭曲和降低社会资金成本的作用,对经济无疑具有正向激励。
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供给、需求调节的过程,也是市场机制完善的过程。技术性调节不是改革的全部,虽然可以助推结构性改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问题。惟有加大经济金融改革的力度,拓宽市场的广度、宽度和厚度,加大价格性调节工具的作用,才能使政策效果更加充分,并抵御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压力。
我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货币余额,经济发展逻辑上不应缺乏流动性支持,资金困境缘起于我国的经济机体和市场结构,说到底是一种体制现象。因此,在积极运用技术政策手段的同时,应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特别是,加大国企改革和政府职能改革力度,深化对内开放,让整个社会资本活力竞相迸发,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创造我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