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凝聚起全社会爱心

20.10.2014  05:14

    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并于今年第一个扶贫日之际表彰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部署社会扶贫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兰州日报》10月18日一版)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扶贫开发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设立全国“扶贫日”,正是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群体的特殊关怀、对国际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成就举世公认。这30多年来,按照中国扶贫标准,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标准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但贫困状况依然严峻,按照中国政府标准,到2013年底还有8249万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标准还有两亿多人。可以说,扶贫之路仍然是任重道远。此次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体现的意义不同以往,正如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14日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中国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甘肃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实施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2013年底,全省仍有58个片区特困县、17个插花型贫困县,6220个贫困村、552.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26.5%。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仍然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为此,在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为主体,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使扶贫开发迈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全国首个扶贫日之际,我省发起倡议: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要组织开展“走进贫困村、共度扶贫日”主题实践活动;要积极倡导各类企业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议号召全社会共同携起手来,用真情传递希望,用爱心播洒阳光,以实际行动汇集成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强大力量,共同谱写中国梦甘肃美好新篇章。

    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希望参与到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创新扶贫思维,创新扶贫机制,正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起一个更为广阔的扶贫平台,以此来凝聚其各方面参与扶贫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更多社会公益的巨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