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一年综述

20.10.2014  10:17

  甘肃,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之一。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甘肃,不能总是垫底靠后。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甘肃,不想拖后腿!

  可是,怎样才能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呢?

  适应发展新形势、顺应百姓新期待,经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2013年9月17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紧接着,在去年10月18日召开的全省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向全省发出了动员令:“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中国梦’甘肃美好新篇章!”

  把58个片区县作为主战场,统筹17个插花县区,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36”扶贫攻坚行动,打响了甘肃新一轮扶贫开发战!

  “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一幅幅扶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生动画面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如果用一个长长的摇臂摄像机来拍摄过去一年甘肃扶贫攻坚的整体图景,人们会发现,镜头中,伟大的小康梦想正在陇原大地广袤的土壤中繁衍生根,蓬勃的希望已从大地深处孕育升腾。

   “1236”扶贫攻坚行动,切中了脱贫致富亟须解决的要害问题,制约发展瓶颈得以破解

  何为“1236”?

  “1236”,即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确保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达到12000元以上,进一步缩小与全国的收入差距;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其中,“一个核心”“两个不愁”“三个保障”是攻坚目标,既明确了脱贫致富的根本任务,也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六大突破”是攻坚重点,既抓住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亟须破解的瓶颈制约,也切中了脱贫致富亟须解决的要害问题。

  思路清、方向明,甘肃开始了大踏步的追赶。

  行路、吃水、用电……这些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却是能否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制约因素。不突破基础设施瓶颈,脱贫致富如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