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把扶贫攻坚的着力点放在“1+17”具体措施的落实上来

18.09.2015  09:27

  原标题:鼓劲提速 精准发力 把扶贫攻坚的着力点放在“1+17”具体措施的落实上来

  天水是国家和全省重点扶贫开发地区之一,2014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67.78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6.25%,贫困发生率为22.03%。面对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面积大、扶贫难度大和脱贫致富奔小康责任重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我市督查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意识、更加紧迫的责任意识、更加负责的担当意识抓好扶贫攻坚,把工作的着力重点放在“1+17”具体措施的落实上来,加快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步伐。

  一、主动作为,提速加力,加快落实精准扶贫措施的时序进度。面对我市扶贫攻坚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运用政策,积极主动作为,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实施,提速加力推进“1+17”精准扶贫具体措施的落实,努力做到“一个提速、四个提前、四个加快”。一个提速:即贫困群众脱贫步伐要提速,力争今年全市减贫人口在原计划18万人的基础上再增加5万人,到今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44.78万人。四个提前:即农村饮水安全、建制村通畅工程、自然村动力电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四个精准扶贫项目的完成时限由原计划的2016年底提前到今年底。四个加快:即加快实施扶贫易地搬迁和财政易地搬迁项目,使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尽快实现应搬尽搬;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争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早日住上安全房;加快实施贫困村全面改薄和幼儿园项目,今年张家川县千人以上贫困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2016年全市千人以上贫困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贫困村全面改薄项目按期完成;加快实施“乡村舞台”项目,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积极争取整合项目,2016年实现贫困村“乡村舞台”全覆盖。

  二、培育产业,拓宽渠道,促进贫困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紧盯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00元、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0元以上的目标要求,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农业主导产业支撑。做大做强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百亿元”主导产业,着力在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上下功夫,今年全市劳务收入首先突破100亿元,2016年底果品、蔬菜、畜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以上,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电子商务示范带动。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积极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天水市众创空间暨电商中心建设进度,市县区要有电商服务中心和众创空间、乡镇要有电商服务站、贫困村要有电商服务点,市、县、乡都要有电子商务协会。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市、县区要有仓储物流中心,乡镇要有物流配送门店,贫困村都要建立快递代办点,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打造一批电商示范县、电商示范乡村和电商示范企业。三是社会救助政策兜底。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要应保尽保,逐年提高补助标准,使这些贫困群众实现政策性脱贫。社会救助要提标扩面,精准落实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救助等政策措施,解决农村群众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创新机制,多方融资,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一要落实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加强宣传引导,简化贷款手续,加快贫困户每户1至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进度。积极推广清水县“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等金融扶贫模式,实现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互惠互利,提高扶贫贷款的使用效益。二要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作用。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全面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建设,今年张家川县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实现全覆盖,2016年全市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实现全覆盖。规范资金运作程序,管好用活互助资金,真正使扶贫互助的“小资金”发挥脱贫致富的“大作用”。三要用足用活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抢抓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易地搬迁、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道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贷款优惠政策,加强联系对接,为扶贫项目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引导各商业银行围绕精准扶贫创新信贷产品,进一步扩大“双联惠农”“妇女小额担保”“农户联保”“陇菜通”等涉农贷款规模。四要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扶贫项目建设,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投入机制,为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四、靠实责任,强化考核,推动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一是帮扶责任要全面落实。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在目标任务、帮扶力量、资金项目等方面深度融合,全面落实万名干部驻村蹲点扶贫责任制,着力解决蹲点帮扶工作时紧时松、时冷时热以及“只蹲点、不帮扶”和“不会帮、帮不好”等问题,督促驻村工作队抓好“1+17”扶贫措施的落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二是督促检查要持续强化。把扶贫攻坚作为“工作落实年”“工作问责年”的重点内容,建立和落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全面督查、行业部门专项督查、县乡两级跟踪督查的立体化督查落实机制,上下联动、真督实查,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三是追责问效要更加严格。坚持以最严格的考核、最严格的问责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认真执行精准扶贫实绩考核办法,从严考核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对提前脱贫的县区、乡镇,原有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并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内容不精准、帮扶措施不落实、脱贫任务不能按期完成的,必须从严追究责任,该处理的严肃处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全面有效落实。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