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既要“接地气”也要“高大上”

19.11.2014  03:18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近期,本报以重要版面和大篇幅报道了全市落实“做好‘四个到位’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的一些具体举措,也让很多人对兰州的扶贫攻坚有了更加深刻而具体的认识。而在这些报道中,记者却看到了兰州扶贫攻坚之所以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因地制宜,按需扶贫,政府主导,产业链接。所以,从兰州的扶贫攻坚经验来看,我们的扶贫工作,不仅需要“接地气”,也要学会“高大上”。

    “接地气”是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要求我们的主管部门静下心来,实地调研,按照贫困地区的发展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现在一说到扶贫工作,我们的很多部门往往非常有热情,但最终忙到年终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不接地气。扶贫攻坚,首先要顺应民意。如果不顺应民意,所有的努力都会是一句空话。譬如,某个贫困地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种植业收效甚微,比较适合发展规模养殖业。帮扶部门和主管部门不管不顾,却仍然把花木种植等喜水的精细植物作为整村扶贫的产业,不仅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也会让农民们心生怨言。不接地气,最后的结果就是“天怒人怨”。

    但是,一味地顺应农民的需求,特别得接地气,有时也会出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高瞻远瞩,把“高大上”的产品和模式逐渐引入农民们的生活,让他们逐渐适应这些新生事物。譬如,有些县区在引导农民种植向“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转移时,就容易出现因为农民的个人原因而导致的尴尬。以在兰州曾经发生过的实例为例,某一年兰州的苦水玫瑰供不应求,地头价天天看涨。有些农民为了眼前利益,就摈弃了之前签订的与合作社和企业签订的订单和合同,把原料高价卖给了散贩。结果在第二年,企业和合作社都不愿意与这些农民签订合同,导致在当年玫瑰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这些农民连保底价都无法享受到,第二年的亏损与第一年的微利相比,亏损远远大于盈利,而且还赔上了信誉。

    从以上事实看来,在我们的扶贫攻坚中,作为服务和主管双重职能的政府部门其实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领头雁”,教会农民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合理地规避风险,甚至要让他们学会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自己去市场上拼杀;二是“助力器”,在最关键和农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上前推一把,让他们平稳、有秩序地前行,并且增加持续致富和脱贫的能力。而做好这两件事,更需要政府部门在作风上更加实在,特别是针对系统性的脱贫减贫工作而言,要抛开急功近利的毛病和好大喜功的浮夸风,切记不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