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决战扶贫——张掖山丹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1.12.2015  10:18

  原标题:精准发力 决战扶贫-----山丹县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使得我们住上了新房,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铺上了宽敞的水泥路。帮扶工作队员还签下了不脱贫不脱钩的责任书,我们全家都感到日子有盼头了。”潘庄村村民杨宗仁高兴地说。

  如今,在山丹县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杨宗仁一样,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充满了信心。

  潘庄村变化的背后,是眼下省委、省政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和山丹县委、县政府不让一户贫困户在奔小康路上掉队的决心。

   精准识别目标真扶贫扶真贫

  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全县2896户、8500人(13个重点贫困村732户、2336人)均建档立卡,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清、任务清、目标清。有效解决扶不到点上、扶不到根上、扶不到真贫上的问题。

  “精准识别扶贫目标,明确精准扶贫对谁扶、由谁扶、怎么扶,使各项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置于阳光下,确保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县委农办主任马林说。

  “贫困户王永悟,帮扶措施是组织参加县、镇畜牧养殖培训班3-4次,提高养殖术;积极为其女就近联系务工单位,帮助增加收入;帮助解决粉碎机一台,减少养殖饲料成本……”位奇镇汪庄党支部书记梁有勤指着村委会墙上挂着精准扶贫“作战图”说,各项措施任务都很明确,“挂图作战”是动真格,不是说说就完了,年底考核要有成效才算。

  和汪庄村一样,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均制定了扶贫攻坚流程图,村委会公示栏“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一览表”,这张“清单”清晰地列出每户贫困户的收入、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干部、帮扶措施、脱贫时限及帮扶成效,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县在13个精准扶贫村实行“倒逼”法,时间倒排程序,目标倒排进度,任务倒排时限,反向推演,全力推进,做到各项任务一目了然,推进不拖延,扶贫见成效。至目前,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已完成投资1.46亿元,共铺设人饮管道37公里,衬砌渠道51.5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改造主街道69.2公里,架设路灯592盏;改扩建村委会10个、文化活动广场12个,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8个,完成危旧房改造128户、门面改造2070户,农村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例达到93.5%,全面实现了贫困村无危房的目标。

   激活能人因素找准优势放大效应

  “我们在立足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对致富能人首先进行了精准识别,锁定能人12名,并按照所从事行业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在位奇镇汪庄村党支部书记、能人梁有勤的推动下,该村的12名致富能人与38户133人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并根据38个贫困户的帮扶需求进行逐一配对,推行“能人+农户”为主体的订单用工模式和“合作社+农户”的捆绑生产模式,解决了“一户都不能漏、一个都不能少”的问题。

  在山丹,激活能人因素,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已成为山丹品牌。该县立足能人众多的优势,探索出“创业能人+贫困户”、“经纪能人+贫困户”、“企业能人+贫困户”、“政策能人+贫困户”、“技术能人+贫困户”、“能人班子+贫困户”的“6+1”能人带动扶贫模式,有效实现了“启用一个能人、聚集一批资金、汇集一批技术、凝聚一批人才、搞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综合效应,形成了能人创实业、带动群众创家业的精准扶贫大格局。能人成为了山丹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力军,能人带动,也成为了山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做法和品牌。

  山丹县的能人群体,不仅有“传、帮、带”的能力,更有“支、扶、投”的实力。目前,该县采取“自愿、就近、便捷、有效”的原则,对全县确定的1263名能人和2674户、7848名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他们与广大贫困户一起,迈步走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完善扶贫机制持续发力战贫困

  当前,单一的措施和机制已不能满足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该县在深入推进双联、“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扶贫行动中建立健全了帮扶机制、资金整合机制、督查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新机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聚起强大持久的动力。

  该县按照全覆盖、不重复的原则,全面建立“县级领导指导乡镇,单位结对帮扶到村,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机制,在市上帮扶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13个重点贫困村帮扶力量,建立长期“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关系。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68名,组成13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到贫困村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帮扶助推精准扶贫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帮扶、能人帮带、多方参与的精准扶贫新格局,全力确保全县2896户8500贫困人口在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翟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