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扶贫“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 我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30.06.2014  10:36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把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今年开始,我省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从而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省扶贫办负责人说,这一探索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如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我省以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和藏区“三大片区”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为主战场,统筹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以2013年底统计数字为基数,对全省6220个贫困村、552万贫困人口,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村和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从而把真正的扶贫对象和扶贫对象的准确信息摸清摸准。

  识别出贫困对象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深入分析不同贫困对象、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实行精准帮扶。我省将把各项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挂钩,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整合力量集中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贫困户增收的瓶颈问题。并紧紧依托双联工作平台,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引导各类社会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聚集。通过这些措施,让每个贫困村都有扶贫规划、脱贫计划、工作台账;有省、市、县领导联系、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有龙头企业带动、有科技人员指导、有金融网点覆盖。每个贫困户都有基础台账、帮扶计划、脱贫措施;有增收项目、有资金扶持(包括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其他帮扶资金)、有干部联系帮扶。

  同时,我省将以甘肃扶贫信息网络为依托,建立上联“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下接贫困县、乡、村的“一平台、两系统”扶贫对象动态化信息管理体系,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准确掌握脱贫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通过精准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在此基础上,我省还进一步完善对各地各部门扶贫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全面建立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奖惩机制。省里将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的情况,实行精细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记者宋振峰 实习生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