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叩开小康之门 ——敦煌市地税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13.12.2015  11:50

  初冬季节,走进敦煌市七里镇大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秀美的新农村画卷:一条条通村通组的柏油路笔直宽敞,一座座高标准小康住宅整齐排列,设施齐全的综合文体广场上,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妇女们聚在一起跳广场舞,戏曲的自乐班成员则摆开阵势,唱起了他们喜欢的敦煌小曲……

  敦煌市地税局负责人介绍,大庙村综合文体广场是地税局在精准扶贫行动中,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顺应民意,筹集资金4万元修建的,占地面积1000㎡,安装了篮球架、健身器材、购置了便携式音箱、配套修建村文化室。大庙村干部告诉记者,自从村上建起了综合文体广场后,村民们闲暇时有了去处,都喜欢来这里看书看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村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大幅提升。

  七里镇大庙村地处敦煌市西端,距市区7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348户村民。双联行动开展以前,是敦煌市典型的老、少、弱、贫村。

  双联行动开展后,大庙村成为敦煌市地税局的双联点和精准扶贫的联系单位。3年来,敦煌市地税局按照“制定一个帮扶计划、培育一个增收项目、掌握一项致富技能、解决一项实际困难”的要求,通过打造葡萄产业长廊、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灌溉渠桥梁、维修用水设施、做大做强规模产业等措施,为大庙村注入了致富能量,村民们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8250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11435元,帮扶户也由2012年的62户减至2015年的8户。

  今年,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敦煌市地税局按照省上“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酒泉市委“四个六”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把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将双联行动未实现脱贫的8户贫困户和4户精准扶贫户作为主要帮扶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逐户分析了贫困原因,确定了帮扶责任人,初步制定了精准脱贫计划,力争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

  在总结过去3年“打造葡萄产业长廊、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规模产业”的扶贫基础上,经过多次走访、座谈、调研、分析,该局提出了再“扶贫”与“扶志”、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模式,将发展思路聚焦到“打造葡萄观光采摘庄园、强化文化扶贫和智力扶贫、因户制宜帮扶”等措施上,形成扶贫长效机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地税局帮扶干部经过细致考察、调研后,利用七里镇大庙村葡萄地全部连片的优势,提出了打造葡萄观光采摘庄园的项目思路,筹集资金2万元,将300余亩葡萄地按照葡萄面积、葡萄品种、葡萄长势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建立起了2个葡萄观光采摘庄园,分别进行挂牌。

  今年8月,各种葡萄陆续成熟,地税局帮扶打造的2个葡萄庄园全部正式对顾客进行开放,让顾客根据需要自己观赏采摘。葡萄采摘庄园里,红地球、无核白、黑玫瑰、立扎马特……宛如一串串耀眼的珍珠,吸引着前来采摘的游客,观光采摘庄园里,欢笑声此起彼伏,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们高兴地说,葡萄采摘庄园不仅带动了村上旅游业的发展,还增加了全村人的收入。

  “已记不清地税局帮扶干部来我们家多少次了,就像自家亲戚一样,每次看到他们一来就开始帮着干活,我很感动。”联系户宋兴明激动地说。

  因患脑梗死,妻子患有精神病,宋兴明家严重缺乏劳动力和资金,家庭收成少,也没有条件发展其他产业,生活的压力使这个40多岁的汉子透不过气。地税局帮扶干部知道情况后,毅然挑起了他家的大小事,4亩地的葡萄地税干部种,3亩地的棉花地税干部摘,孩子上学地税干部帮,而且每年地税干部联系卖家将葡萄、棉花进行销售。今年,借助打造葡萄观光采摘旅游基地的时机,帮扶干部将宋兴明家的葡萄地全部并入葡萄观光采摘庄园,这让他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帮扶干部又根据他的身体情况,经过对比算账、效益分析为他开了个村级小超市,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使他靠自己的能力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设立4.22万元“帮扶济困”基金、引进葡萄新品种、举办葡萄栽培技术培训、修建灌溉渠桥梁、维修用水设施、修建综合文体广场、完善村委会基础设施,一系列举措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清油大米面粉等生活所需物资、营养品和生活用品、爱心营养包、助学金……真情投入的各类送温暖活动,尽最大可能使他们生活幸福,燃起了村民思富致富的梦想。三年来,地税局帮扶的物资及资金总价值已达293300元,双联工作也得到了敦煌市委、市政府的好评,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市双联行动先进单位。

  “现在,村民们茶余饭后要么到文化室看书,要么来到文体广场锻炼,以往打麻将、打牌、喝酒、唠闲话的基本没有了,最主要是村民的观念真正转变了。”在大庙村文化室,村干部景文书兴奋地说:“地税局扶贫工作给我们带来了资金和项目,带来了思路和观念,为我们注入了致富能量。”

  精准扶贫叩开了小康之门。缜密细致的计划,真金白银的投入,不折不扣的落实,让昔日的贫困村走上了幸福路,让村民的生活水平向着小康迈进。 (记者张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