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发源地”掠影:从“苦瘠甲天下”到追梦奔小康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题:从“苦瘠甲天下”到追梦奔小康——中国扶贫“发源地”掠影
新华社记者林晖、张钦、邹欣媛
翻开泛黄的史书,“陇中苦瘠甲天下”的记载不绝如缕。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以“三西”并称的这片黄土地干旱少雨、地力贫瘠,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三西”建设的重大决策,从此开启了我国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历程。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片中国扶贫“发源地”正以全新面貌向小康社会快步前进。
从缺吃少穿到温饱有余
甘肃省通渭县襄南乡农民孙爱红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几乎没见过白面,吃的都是杂粮。“那时候就在沟沟壑壑里种些小麦,一遇到春夏旱就绝收,年景好时也只能打一两百斤。”
这是“三西”地区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生存带来的最严峻挑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连喝水都困难,更别提灌溉作物了。因此,贫困的梦魇缠绕着这一地区——在“三西”建设起始的1982年,甘肃河西地区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78%,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发生率达74%。
兴水治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三西”扶贫的重要任务。
甘肃省“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全力修梯田、打水窖,破解水、电、路等群众脱贫的最大瓶颈,在贫困地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先进适用旱作农业技术,结束“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宁夏回族自治区累计投资205亿元,先后兴建了固海扬水、扬黄灌溉、东山坡饮水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小型水库200多座,每年引水5亿多立方米,开发灌溉面积153万亩,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水,存下了;电,引来了;路,修通了……截至去年底,甘肃全省基本实现了公路、用电、电话和电视信号村村通,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占比达70%,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80%;宁夏全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98.3%的行政村通客车,所有自然村通上了电,95.1%的自然村通了电话。
对口帮扶见证深厚情谊
闽宁镇——一个带有明显福建“烙印”的名字,却出现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宁夏永宁县。就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被当地群众形容为“天上没飞鸟,地下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
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并帮助来自西海固地区的移民在这里艰苦创业。十多年时间过去了,这座兼具闽南风情和回族风格的特色小镇“华丽转身”,成为戈壁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0多年来,在中央部署下,天津与甘肃、福建与宁夏结成的东西帮扶“对子”精诚合作,把扶贫开发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民生优先——天津市对口帮扶甘肃省资金、物资共计5.9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硬化乡村巷道等项目100多个;福建省把有限的帮扶资源重点投向贫困地区的搬迁改造、饮水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仅扶贫搬迁项目就惠及近50万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