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到村到户 ——临潭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10.08.2016  13:38

  近年来,临潭县大力发扬领导真抓、群众真干、社会真帮的“三真”扶贫精神,抢抓中央支持藏区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机遇,坚持“种植业调结构、养殖业上规模、劳务经济创品牌、基础设施促提升、民生保障提水平”的扶贫思路,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式,通过教育培训、项目资金、帮扶措施、跟踪管理“四个到村到户”实施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发展门路的目标。

  临潭县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纵深推进、社会参与、合力攻坚的开发式扶贫方针,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改善、劳动力素质提升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

聚集发展后劲

  临潭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为此,该县通过考察论证,选择确定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作为对口帮扶突破口,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内容,确定了8个天津示范村、津临大桥、八角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河堤、道路等建设项目,累计帮扶资金6257万元。维修、风貌改造、危房改造1365户;修建农用便桥9座,修建河堤14004米,修建拦水坝4处,硬化村道14.05公里,硬化巷道22.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24盏,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针对基础条件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现状,临潭县积极争取上级支农惠农及扶贫政策、资金,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全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近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7亿元,实施了86个整村推进、6个整乡推进连片开发、205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五年来共实施556个扶贫项目,总投资3.3亿元。累计新修河堤40处32.77公里;新修硬化拓宽村组道路97.18公里、农用桥33座;累计完成危旧房改造1482户;新修养畜暖棚736座;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和小饮水工程22处,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解决了2512户1130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护村60个,护田4800多亩,贫困村基础条件极大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助推自主发展

  临潭县特色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青稞、油菜、藏中药材和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初见成效;采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加盟、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生产模式,实施了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片区开发,形成了以三岔、洮滨、长川等乡为主的藏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以城关、古战等乡镇为主的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产业带。“十二五”期间中药材种植年均突破10万亩、油菜6万亩,建成设施蔬菜大棚398座,高原夏菜300亩,土地流转面积实现新突破,五年内累计流转面积达3.79万亩。药材、油菜、牛羊育肥三大产业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高原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农家乐广泛兴起,贫困群众依靠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为加强对贫困村群众的产业化扶贫,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1亿元,扶持涉农龙头企业5个,扶持农户7820户,直接和间接带动了3.5万贫困农牧民增收。把资金互助作为促进农牧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加大力度,规范管理。截至2015年底,村级互助社累计达到141个,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互助资金总规模3697.35万元,向农户发放借款1455.25万元,有效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初步实现了扶贫资金的可持续使用。

  大力实施劳务扶贫,拓宽贫困群众收入渠道。累计输送劳务移民909户3752人,90%的移民已摆脱贫困。累计争取天津对口帮扶资金6257万元,使对口帮扶项目达20多项,有效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

创新帮扶模式

  多年来,天津市坚持把培育增收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对口帮扶的归宿,在全县扶持建设养畜暖棚57座,引进良种羊1845只,扶持建设牛棚76座,引进良种牛133头,扶持建设猪棚25座,引进良种猪580头,扶持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扶持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按照地域、气候特点,扶持中药材收购加工合作社1个,种植当归2335亩,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收益,受益人口达5358人以上。

  天津市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临潭县大力支持。为提高广大贫困乡村农牧民科技素质,围绕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人参果、红提葡萄、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畜牧“五良”综合养殖技术,劳务技能和政策法规等技术重点,聘请科研院所专家教授,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发放资料、示范观摩等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先后举办各类科技和劳务技能培训班32期,培训骨干1075人次,辐射培训农牧民1.65万人次,印发科技培训材料1.2万多册。通过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使90%以上的参训群众熟练掌握了红提葡萄、食用菌栽培和牛羊舍饲育肥等生产技术,30%以上的培训对象成为科技示范户,为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记者赵梅甘南日报记者张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