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共奔小康】会宁扶贫的“加减乘除”法
全力助农增收 改善生态环境 放大综合效益 革除陈旧观念
会宁扶贫的“加减乘除”法
甘肃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深刻分析我省当前扶贫形势、着眼完成脱贫致富任务,作出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决策。实施精准扶贫、深化扶贫攻坚,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实际进程,直接关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甘肃的落地生根。为了在全省营造齐心协力抓扶贫、携手并肩奔小康的浓厚氛围,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精准扶贫·共奔小康”栏目,深入宣传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以严的要求、实的行动深化扶贫开发,真正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努力提升扶贫开发成效和水平,奋力开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敬请关注。
记者张斌强 李繁荣
脚蹬下地穿的旧布鞋,头戴浅灰色的老式解放帽,一身下田农民装扮的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山顶村村民宋庭俊,却“很潮”地开着一辆四轮山地代步越野车,沿着田间道路悠悠地往自家西瓜大棚驶去。
“老人家,你这车很酷啊,哪里买的?”宋庭俊的“现代农民范”一下吸引了正在这里采访的记者的眼球。
“网上买的。”宋庭俊面对记者的“截访”满脸自信,谈起现在的生活更是充满了乐观:“我们穷过、苦过,如今赶上好政策脱了贫,好生活才开了头,还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小康呢。”
和宋庭俊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梦想的,还有他脚下这片红色大地。
79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在这片苦焦的土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会宁人民心中播撒下了红色的种子。
在党的领导下,会宁人民众志成城,用勤劳和汗水不断改写着这片贫瘠土地的历史。
随着全省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会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脱贫致富为目标,综合施策,运用“加减乘除”法,形成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蓄之已久,其发必速。
一场新的扶贫攻坚战正在会宁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算好“加”法,增加农民收入
会宁穷。全县284个行政村,116个是贫困村,贫困人口13.79万,贫困面达26.9%。
“要脱贫,就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面对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会宁县委、县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提高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过程中,会宁县着力做好“加”法——增加农民脱贫致富信心、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养殖规模、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惠农政策落实……
目的只有一个: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成为会宁做“加”法的代表村之一。
走进道口村,一户临近公路的农户院墙上,“牛肉”两个红色大字和一串电话号码格外醒目。显然,这则“广告”告诉大家:这家主人是肉牛养殖户,并很有经营意识。
主人名叫摆富珍,饲养着12头母牛、24头公牛。看着两头前不久出生的牛犊,摆富珍满面笑容:“添了牛,就是添了钱。”
“通过双联惠农贷款等各种融资渠道,这两年,道口村家家户户都添了母牛。”新添堡回族乡党委书记马新生说。
更让群众开心的是,2013年底,道口村成为省委书记王三运的双联联系村后,一条以发展“肉牛养殖加工”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成为村里做好“加”法的关键。
基于此,村里引进甘肃弘利养殖有限公司,建成肉牛屠宰加工基地。“这能为村民屠宰、加工肉牛省下一笔可观的支出。”马新生告诉我们,弘利养殖公司还将推出“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建立与农户共同发展长效机制,同时引进肉牛优良品种、实施有机肥生产、利用沼气发电,建设循环农业,继而带动全县养殖业发展。
对会宁来说,运用多种方式做足“加”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办法。
去年,会宁县12个贫困村、3.2万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面下降5.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做好“减”法,减少环境承载力
顺着312国道,辗转间,翟家所乡张城堡村移民安置点渐入眼帘。44幢青灰色屋顶的小康屋排列整齐,彩绘的文化墙格外醒目,村道两侧的太阳能路灯给村社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村民张荣家红色门楣上“人兴财旺”的春联横批仍然清晰,走进小院,张荣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她家在政府资助下新添置的设备——一台净水器。“把院里集雨水窖里的水抽到顶上的大水桶里,通过净化器过滤,水就更洁净了。”
搬下山梁梁,搬出土坯房,搬进新瓦房,张荣家通过下山入川移民搬迁,过上了好日子。
翟家所乡乡长刘作卿说,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全膜种植、扶持草畜产业、鼓励劳务输出,张城堡村的贫困群众在移民搬迁中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吃饭再也不用愁了”。
移民搬迁——会宁的“减”法口诀之一。
会宁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计划在2020年之前把全县地处旱山塬区的塬边、沟头、深山区的1.5万户、近7万人通过调整土地关系或保留土地关系的方式整体搬迁出来。
做“减”法,不止于此。
以减少生态负担、减少环境污染为统领,会宁的“减”法根本目的是要“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生存发展问题,是要给群众脱贫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走进会宁,人们欣喜地看到——
移出来的山,流转出去,退耕还林还草,建成特色林果示范园区,减少生态负担;
搬进来的川,细心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会宁人深切感受到,这两年雨水多了,山开始变绿了。
2014年,会宁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2280户、1万人,其中包括新添堡乡道口村、老君乡老君村、翟家所乡张城堡村等31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同时,全县新修梯田1万亩,扶持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和经济林建设6000亩。
把握“乘”法,放大扶贫综合效益
会师楼脚下,祖厉河穿城而过。会宁人知道,祖厉河的苦水改变不了会宁缺水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