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 扶上马送一程——外经干部谈对外投资合作

12.01.2016  18:51

  导语:“十二五”期间,省商务厅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去”,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取得可喜成绩,2011年至2015年11月,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和协议投资总额达37.83亿美元,比“十一五”增长39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4.98亿美元,工程外派劳务7993人,分别比“十一五”增长87%和101%。省商务厅信息中心与相关处室积极组稿,通过记者采访,用鲜活的人物,讲述我省“十二五”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甘肃 日报记者  严存义

      省商务厅外经处处长杨丽平,从事外经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近年来我省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历程。近日本报记者对杨丽平进行了采访,请她畅谈我省对外投资合作取得的成绩以及认识、体会和看法。

      “‘十二五’时期,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省对外投资合作成果好于预期。”杨丽平说,5年来,省商务厅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去”,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取得可喜成绩。杨丽平介绍,2011年至2015年11月,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和协议投资总额达37.83亿美元,比“十一五”增长39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4.98亿美元,工程外派劳务7993人,分别比“十一五”增长87%和101%。

      但在杨丽平看来,尽管我省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成果显著,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无论是“走出去”的企业数量、投资规模,还是合作的领域都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缺乏人才、资金支持,‘走出去’后劲不足。”杨丽平认为,对外投资合作,企业是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但目前我省“走出去”的企业普遍缺少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尤其缺少懂经营、懂外语、通晓国际法和国际商业惯例的人才。其次,融资难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望而却步。不少中小企业受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对项目调查不够细致,对东道国的法律、税收、劳务准入制度了解不够深入,导致项目无法顺畅执行。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杨丽平认为,企业“走出去”,还得扶上马送一程。下一步我省对外投资合作的工作重点首先要贯彻落实好“一带一路”战略,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外经企业“走出去”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加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的调研和宣传力度,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引导我省更多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

      从具体投资合作领域来讲,我省应加大支持金川集团、白银公司、酒钢公司等资源型企业通过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勘探和开发,增强境外资源利用能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渠道。

      杨丽平还认为,应发挥我省装备制造业和风光电优势,支持省内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扩大境外生产经营,提升我省外经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支持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利用我省玉米制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旱作农业、水土保持、节水灌溉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白俄罗斯、东亚、西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作物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和营销基地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带动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种子等产品的出口。

      “不仅如此,我省中医药、餐饮、旅游、特色民俗等优势企业‘走出去’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杨丽平信心满满地说,只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优势,我省对外投资合作的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