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景色扮靓“文明兰州”绿色生态擦亮“城市底色”
旭日初升时,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文明礼让;丽日当空时,便民市场设施整齐,烟火气息满满;夕阳若火时,大街小巷一尘不染,霓虹灯接连闪烁;夜色弥漫时,地标建筑光影流动,景色璀璨迷人……24小时,藏在兰州的每个细节,都用美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底蕴、风采和品位,流露出让人驻足赞叹的文明气息。
远眺俯瞰,金城美景尽收眼底;临滩依水,惬赏黄河九曲之资。对于市民郑晓红来说,每到节假日带着孩子到黄河楼游玩,已经成了她生活中“小确幸”的一部分。“短短几年,黄河楼拔地而起,这座充满金城文化底蕴的新地标,已经成了我们全家了解家乡文明的窗口之一。”郑晓红笑着说。
作为传承和记录兰州文化的建筑,矗立在黄河之畔的黄河楼展现出甘肃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坐标化、实体化、情景化的方式,它把兰州的文化与历史人文底蕴转换为可见、可感、可知的塔楼存在。“有时候晚上过来,还会看见令人震撼的灯光秀、微演艺,亮丽的景色实实在在提升了我的幸福感。”郑晓红高兴地讲道。
黄河楼只是彰显兰州文明风采的窗口之一,在“精致兰州”建设的牵引下,近年来,兰州市不断加大交通、文体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宜人景色带来的满足。“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5G网络速率最佳城市”等奖项也先后花落兰州,一项项荣誉也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文明内涵正不断得到丰富。
为了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兰州市还实施了精致街巷等城建项目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的“15分钟精致生活圈”建设,也使得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从宽阔马路到背街小巷,从闹市生活区到城乡接合部、从黄河之滨到铁路沿线,满目皆是干净整洁,四处均显精致美好,兰州的城市“颜值”正不断被文明扮靓。
走进城关区东郊巷,穿过满眼皆绿的道路,可随处见到设置的精致景观小品,这些层次分明、花式各异的开放式景观,被绿色的草坪、茂密的灌木、深红的花朵构成了不同的图案,一眼看去赏心悦目。“美丽的环境让我的生活舒适度越来越高。”居民张婷感慨道,“作为共享共建文明城市的样本,这个小巷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文明风采沁人心脾。”
用“小景观”推动“大文明”,将“精致”作为创建文明之城的“点睛之笔”,在兰州的大街小巷,这些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制作的动人之景,不仅将文明城市的氛围营造得更加浓厚,也涵养着向上的精神力量,使文明之风吹进每一位市民心中。以“精致”为尺,以“文明”为笔,一条条覆盖居民生活各领域的“幸福曲线”就此绘就。
从小区出来走两步,就能找到便利店,再走100米的距离,就能发现饭馆和超市,继续前行300米,还能看见花店、茶叶店、宠物医院,1000米之内还有健身房、医院、学校等陆续出现。对于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的居民而言,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衣食住行医”的全部生活便利。
“‘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真的为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居民张爱花说,“我和老伴几乎不用费太多时间,就能买到家里需要的蔬菜水果,也能到达社区医院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还能买到我喜欢的百合花装点客厅,可省心了!这几年,兰州的社区商业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真好!”
清晨八点钟,市民程小平就和老朋友们一起,来到马拉松公园“施展拳脚”,开始一天的健身时光。两个小时后,精神抖擞的他收拾好运动背包,顺着黄河行道徒步回家。“粉的、黄的、白的、红的,沿河边的各色鲜花美不胜收;鸟鸣、涛声、风和、日丽,不断变好的环境令人流连忘返。”程小平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我喜欢邀请外地的朋友来兰州,让他们也感受下这片素有‘黄河明珠’之称的城市散发的魅力。”程小平说,在他的眼中,水车博览园、中山桥、黄河母亲像如同翠玉般相互映衬,将千年历史和灿烂未来掩映在奔流河侧的绿树红花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郭、树伴流水,蜿蜒的黄河风情线吸引四方来客打卡,成为了兰州的文明之窗、生态之窗。
“兰州的城市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评价稳定在Ⅱ类,城乡土壤环境保持总体稳定。此外,国土绿化行动也在大力实施,国家节水型城市正在积极创建,节能减排要求得到良好落实,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同时,黄河风情线美化亮化和健身步道建设也高标准完成。”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愈发靓丽。
一路佳色满目新,满城文明处处景。伴随着城市颜值的不断提升,文明基因已深深植入这片热土的发展血脉,在新时代“文明乐章”强有力的伴奏下,兰州市变得更具活力、更具魅力、更具实力,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增强。文明,正成为兰州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不断擦亮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底色。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记者 唐瑞
(责编: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