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非治违”剑指14种行为

29.05.2014  17:08
 
        日前,河北省吹响“打非治违”集结号。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北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从4月中旬到10月底,在所有行业领域全面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专项行动,14种非法违法行为、12个领域成为今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整治的重点。

        河北“打非治违”严整14种行为

        据了解,河北今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包括14种重点整治行为:

        1、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应关未关或关闭不到位的;

        3、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及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

        4、瞒报谎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6、非法用工、无证上岗的;

        7、作业规程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8、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整改不到位的;

        10、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11、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的;

        12、新材料、新设计、新装备、新技术未经安全检测核准投入使用的;

        13、用人单位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环境和条件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

        14、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相关责任人一律按上限予以处罚

        据悉,煤矿、非煤矿山和尾矿库、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水利、特种设备、职业健康等12个领域将进行重点整治。

        方案要求,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做到“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法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责任。

        方案要求,要严格工作标准和执法程序,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行集中打击,并确保打击到位,防止死灰复燃、遗留后患;对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严肃整治,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留下任何安全隐患。对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隐患问题突出,“三违”现象严重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从重惩治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