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美丽乡村——定西渭源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小记

08.05.2015  21:05

   中国甘肃网5月8日讯 (通讯员 吴鲁 谢学森)一场春雨过后,渭源县五竹镇五竹村内巷道干净整洁、一色的青瓦白墙、门上醒目的五星级卫生文明户标牌和让笔者眼前一亮。

  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改善人居环境,镇上动员这个社全体社员主动拆除了占用集体公用地建设的牲畜棚、马铃薯储藏窖等设施,建成了村文化广场,对巷道两旁堆放的杂物进行清除并集中堆放,建立垃圾集中点,动员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确定专人定期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村里乱堆乱放的现象不见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同时,镇上还通过垃圾收集、摊点整治、风貌改造、危房改造、垃圾清运等措施,对镇区环境卫生、乱摆摊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清理,并组织环卫工人每周二、四进行定期垃圾清运。对公路沿线的村社开展了不定期的督促和检查,全镇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一定改善。

  据了解,从2014年4月份开始,渭源县在全县发起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该行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围绕“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抓手,以构建和谐人居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认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环境保护大检查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人民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同时,该县在各乡镇都设立了垃圾集中堆放点,建设了垃圾填埋坑,设立了宣传牌、标示牌,安排了垃圾清运、保洁人员,并组织人员对河道、沟渠的垃圾都进行了清理和掩埋,对集市、市场和镇区商铺、流动摊位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管理,占道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对危旧房、残垣断壁都根据实际风貌进行了整修和改造,铲除农村道路两旁墙壁“牛皮癣”等措施,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打造美丽乡村。

  但随着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和群众对环境整治的认识不够,环保意识不强,还存在乱丢、乱倒、乱堆垃圾现象。为此,该县根据《渭源县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县委、政府对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从环保、农牧、水务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两个督查组,分别对16个乡镇的路面铺砂、村庄前后乱堆、乱放现象、垃圾收集点、摆摊设点处规范管理、村庄内死角垃圾、排水渠内垃圾较多、河道内垃圾等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电视台曝光。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专题安排部署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对全县河道垃圾污染问题集中进行整治,各乡镇、县直机关单位多方筹措资金,出动铲车、翻斗车等大型车辆,发动干部群众,对莲峰河、渭河、漫坝河等重要河流河道和城乡周边环境乱堆放区域垃圾及时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对清运的垃圾进行了转运填埋。

  近年来,渭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环保、水务、住建及莲峰镇等部门对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污染原因,积极研究对策。同时,制作“禁止向河道内乱倒垃圾”警示牌,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造成垃圾污染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从人员配备、资金筹措、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等方面探索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都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