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甘肃自己的农业电商平台

18.05.2016  07:23

    创业案例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农产品的流通不畅成为阻碍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互联网助力下,甘肃农业发展水平是否会有一个新突破?2015年冬,石门大枣遭遇收购低价而大量滞销,甘肃世纪星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元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将石门大枣的信息提供给南方客商,成功售出积压大枣,解了当地农民燃眉之急。从此,陈元戎誓将的事业进行到底。

    石门大枣滞销做电商平台想法产生

    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北部的石门乡,距县城86公里,境内山大沟深,海拔一般在3000米以上,气候差异明显,当地特产“石门大枣”因味道香甜醇厚远近闻名,在清代,石门大枣和产于石门哈思梨一起曾作为贡品上贡皇宫。然而,2015年的冬天,由于整体市场环境差,石门大枣外地收购的价格由往年5元/斤降低到1元/斤,价格骤降导致300万斤大枣滞销。

    辛苦一年的枣农原本指望着靠着大枣丰收安心过冬,却不得不面临要么烂在田里喂羊,要么亏本销售的艰难选择。得知这一情况后,甘肃世纪星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元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利用自己电商平台的优势,将石门大枣的信息提供给南方需要大枣的客商,在和苏宁易购、兰州市电商协会及当地企业、政府、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售出大量积压的大枣,为当地枣民解了燃眉之急。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陈元戎有了做本地农业电商平台的想法,大甘肃农业大数据电商平台也应运而生。“我们做这个平台,第一是想把甘肃的土特产推向全国,让外地人能知道我们甘肃所有的土特产信息;第二是甘肃现有三四百个农村信用生产合作社,其实他们也就是把原有的土地进行整合,这样一来他们的生产量就会增加,但是销售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所以我们通过搭建这么一个供求的O2O平台,可以及时把他们的信息发布出去,不再出现石门大枣这类大量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同时在此基础上,再筛选一些甘肃优质的农产品,自主经验品牌,这就是我要做大甘肃平台的初衷和目的。”陈元戎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甘肃农产品电商,他只做甘肃省内12个地级市当地的特色产品。“因为我了解到,现在在甘肃做农副特产的电商,他们都是面向全国的,我们的名字叫大甘肃,本身就有局限性,而且我觉得这12个地级市都有各自非常特色的产品,所以我现在就想局限在甘肃,做这么一个非常专的东西。

    心系家乡留学海归自主创业

    “我从小在农村出生,属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我上小学时父亲下海经商,在我小学毕业时,父亲生意大有起色,我们全家就从农村搬到了金昌市。后来由于我父亲生意有了一定规模,所以高中毕业后我就去国外上大学了。”陈元戎告诉记者,留学回国后他在南昌理工学院当老师,主要负责学校的对外交流和外派留学生之类的工作。“在那里工作了大约两年半时间,因为我父亲去北京工作,弟弟上了大学,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所以我就回兰州,自己创业。

    2006年,从南昌回到兰州的陈元戎开始创业。他开过培训学校、办过网络公司、还做过酒类经销商,虽然每个项目都小有盈利做得还算可以,但并没有长久经营下来。“也不是说自己不够坚持,因为这中间掺杂各种各样的因素,每一个都是我想做但并不能够持续发展的,我也在慢慢寻找出路,做一个可以长远一点的事情。”现在,陈元戎的名下有着两家公司,除了甘肃世纪星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外,还有一家在2014年成立的甘肃世纪星原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劳务派遣资源培训相关工作,发展也相当不错。

    陈元戎告诉记者,他的目标就是踏踏实实、真真正正地为农村做一点事。“因为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知道农村的中间商怎么收购,收购完怎么给批发商,批发商又怎么给二批商,二批商又怎么给零售商,这个中间的利润差太大了,我真心想让中间环节少一些,让农民获得的利润能高一些,所以我想为农村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有点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这才是我做此事的真正想法,并不是说看着国家的政策好,我能拿到什么好处,更多的是想做一些能真正帮助到农村并体现自己价值的东西。

    现实版开心农场“一人一亩田

    在谈到未来发展目标时,陈元戎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规划一个名为“一人一亩田”的项目。“这个项目的产生是因为我去年在榆中县龙泉乡做了一个电商精准扶贫的讲座,当时乡领导问我,他们那里水质好、劳动力充足、土地肥沃,但农民一直特别穷,为什么?我当时说,他们的农耕作物卖不出去的原因,第一是可供种植土地没有那么大的面积,第二是信息闭塞,这就需要互联网电商来帮助了。

    “一人一亩田”的意思,就是选则承包一些在兰州周边相对贫困但是环境较好的村庄的土地,让在城市有能力有意愿有兴趣的人群,以租赁的方式,去认购这些土地,然后种植自己想种的任何作物,同时配有一个APP平台,让认购了土地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土地及作物的生长情况。陈元戎介绍,客户可以选择认购20亩、50亩或者100亩土地,种植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自己想种的东西,土地上安有实时监控,客户随时可以通过APP查看作物的生长过程。而对于很多工作繁忙的客户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经常去农耕现场,这又要如何解决?陈元戎表示,这也非常好办!“比如说地里要施肥,你没有时间过去,只要在APP上下达指令,公司后台就会和当地村委会联系由当地农民去施肥,你只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给农民就行。

    陈元戎说,公司每年会组织6到8次活动,让客户带着孩子和家人去地里采摘或者种植,等作物收获了以后,公司负责包装,这样不仅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送人,作物全程种植没有农药和添加剂,非常干净放心。“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承包者一家可以有一个共同学习放松的场所,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孩子可以尽情玩耍并与父母互动沟通,这是当初我想做这个项目时想到的一些方面。如果说我们单纯让大家去那里花好多钱来买一块地,那肯定意义不大,但是如果能让孩子在种植过程中有所成长,从而理解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辛苦,能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时候,那它的意义就不止是种一点作物了,这也是我的中心目的。况且自己种植毕竟相对安全和健康。

    导师点评板块

    创业导师简介:冯舒翔(西村老冯),移动农产电商资深从业者,上海七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甘肃西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知名农产社群机构“西山社”创始人,创建农产“西村家”、“西仓鲜配”、“梨叔梨”等特色品牌,兰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特聘创业导师。大学毕

    业于中文专业,最初从事连锁超市销售和采购,后转职于新闻媒体,在上海《东方早报》、广东《时代周报》做过记者、部门主任、杂志主编、运营总监、上海《第一财经》商学院营销总监等职。2008年,转入互联网公司39健康网,任上海大区总经理等职务。现从事移动社交电商创业和电商社群运营,任杭州恒生科技园创业导师,同时参与国内20多个知名社群、担任电商培训顾问、电商社群研究者。

    导师对本次案例项目的点评:

    企业的CEO或者核心团队成员,都应该深度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的,解决一个什么刚需问题。这是企业在创业阶段必然经历的生死自问。纵观国内农产电商的模式探究,其现在称之为成功的尚不可见。大家都在不断的小规模试错、调整模式。浙江赶街模式经马云探访背书后,风靡一时。在和赶街潘总聊模式的时候,他也坦诚,现在成功言之尚早。

    互联网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如同锥处囊中,企业在项目、经营商只需要一个锥子,这个锥子要极具穿透力,整个企业才会有关联的产业和经营项目出现。在这里讲一个老生常谈:用减法做企业的确是王道。能抓住趋势、塑造优势、掌握刚需的公司才会有生存的机会。对于二三线城市的电商或者运营公司,谨记一点:死亡和高潮都在high点到来的时候到来。硅谷有位大佬叫本·霍洛维茨,他写了一本叫做《创业维艰》的书,描述了创业几乎每天都在面临企业死亡威胁的事情,读来惊心动魄。

    对于甘肃农产或者电商来说,我隆重推荐一本书,叫《从0到1》(ZerotoOne)。在这里,我们能找到开启商业的密码,也能从自身、外在环境来重新审视自我、创业项目,幸运的话,还能看到我们偏离国内电商20年的差距,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新的同步起跑线。

    奔跑吧,老乡们,系好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