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开放之路如何走?国人关注,世界瞩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放发展的新图景:陆路与海路齐头并进,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相互呼应,生产要素内外双向自由流动。这必将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内外联动性不断增强。
陆路与海路齐头并进,强调在继续推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着力扩大内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形成两者并驾齐驱、互推共进的局面。过去,受运输条件制约,大部分国际贸易依托海洋,我国的对外开放也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如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也形成了“海强陆弱”的对外开放格局,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洼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陆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陆路运输技术取得很大进步,迎来了全面打通陆路对外开放通道、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释放地区经济潜力、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契机。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内陆沿边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陆路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必将推动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沿海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海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陆海内外联动,终将形成融合贯通、浑然一体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相互呼应,推动形成覆盖全国的、可持续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格局。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面对的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区域合作内容不尽相同。向东开放主要面向亚太地区,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这片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多高端生产要素,高端产业优势明显。向西开放主要是面向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地区,致力于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这片地区除西欧外,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产业层次较低,拥有广阔投资前景。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下,横贯全国的开放通道将更加畅通,要素流动将更为顺畅。立足我国东、西部发展实际,推进双向开放应各有侧重。内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应着力打通并充分利用向西开放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和经贸往来,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沿海地区继续扩大开放,应侧重引进吸收海外高端生产要素,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力度,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双向开放形成呼应,必将推动国内产业发展整体提升。
生产要素内外双向自由流动,旨在实现国内和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产能优势互补、发展经验互学互鉴。从国内看,在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通过开放实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转换。以开放促发展,不能仅仅追求贸易或投资的数量扩张,而必须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双向投资格局,在区域合作中优化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在从内向外方向,着重改善贸易条件,促进外贸优质优价,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做好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在从外向内方向,扩大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更好带动国内创新、改革和发展,实现内外发展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