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忠:以超常举措和过硬办法坚决打赢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14.07.2015  17:11

  原标题:以超常举措和过硬办法坚决打赢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中国甘肃网7月14日讯 据临夏民族日报报道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是我省扶贫开发进入总攻决战阶段的誓师动员大会,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奋力夺取扶贫攻坚的坚定决心。会议印发的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及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上应中央要求、下接甘肃地气、顺应群众期盼,导向鲜明、指向明确、措施过硬,是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组合拳,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导。省委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和国扶办刘永富主任的重要讲话,帮助我们进一步廓清了事关我省扶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认识和实践问题,明晰了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临夏州的扶贫工作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州视察调研,就扶贫开发作出重要指示,汪洋副总理先后两次到我州蹲点和回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力量。我们结合临夏实际,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生存发展条件,制定出台促进富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多元富民产业,实施15年免费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统筹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不断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特别是结合实际探索了“131”贫困村识别法和“9771”贫困户识别法,完成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尽管纵向比,我们在扶贫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横向比,临夏的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然是六盘山片区乃至全国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仍有41.6万贫困人口、贫困面达24%。相较于其他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主动扛起扶贫攻坚千钧重担,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赢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在全省全面小康目标中不掉队、不拖后腿。我们要紧紧围绕六个精准的要求,着重抓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全力抓好“1+17”意见方案的精准落实。在进一步深入学习、吃透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民族贫困地区实际,更加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1+17”意见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认真梳理基础设施欠账、公共服务短板、产业发展弱项,主动对接省上的专项方案,编制到乡、到村、到户的项目清单,加强向上的汇报衔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把各类项目全部列入省州县精准扶贫专项规划。依据省上核定的减贫时序,充实完善州县乡村户五个层面的精准扶贫规划计划,以过细过实的工作保障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实。

  二是重点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从当前最紧迫、最短缺、群众最期待的事抓起,继续推进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州所有建制村通水泥路、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基本消除农村D级危房,实现所有行政村有卫生室、文化室、村小学和幼儿园的目标。在推进面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因片施策、突出重点,对47个特困片区,按照东乡布楞沟集中连片开发的模式,统一规划、整合资金,一揽子解决行路、吃水、用电、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对生存环境极为严酷、居住分散、扶贫成本高的片带,推广永靖东西山、太子山沿线片区的易地搬迁模式,让老百姓下山入川进城,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努力趟出一条民族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三是更加注重扶贫资源的精准配置。在加强扶贫对象动态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扶贫资源配置使用模式,根据47个特困片区的扶贫成本、脱贫难度、群众实际需求,专项扶贫精准到户,重点扶持发展富民产业;行业扶贫精准到片到村,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扶贫精准到村到户,重点解决群众急需所盼,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资源的配置利用上,不搞形象工程、不搞短期行为、不贪大求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关键处和刀刃上,使精准措施更加符合群众意愿、贴近实际需求。同时,加大对扶贫资金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监管,确保资金高效安全使用。

  四是下大力气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着眼强化“造血”功能,把培育富民产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探索创新符合实际的精准到户的扶贫方式,选择部分重点村开展“菜单式”扶贫试点,筛选群众迫切需要的若干到户扶贫项目,制作扶贫项目菜单,着力解决扶贫项目难以到户、不合群众胃口的问题。更加突出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草食畜牧、特色种植、清真食品、文化旅游等地域特色产业,使稳定持续增收建基于多元的产业支撑上;更加突出金融扶贫,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构建多元化金融扶贫资金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突出智力扶贫,继续实施免费教育,下决心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延续,加大对“两后生”和青壮年劳动者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力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同时,发挥好建立的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实现深度融合、联动推进。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把上级关怀、外部帮扶与自身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宝贵机遇,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让贫困群众在政策落实中获得更多实惠。我们要扛起责任、主动作为,树立鲜明导向,严格责任考核,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际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州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系杨元忠同志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发表时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