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虎”通报变化 “六项纪律”划分违纪类型

23.02.2016  13:27

   从“打虎”通报看把纪律挺在前面

  中国兰州网2月23日消息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盖如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从通报内容看,这是中央纪委在纪律审查工作中,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又一集中体现——经查,盖如垠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党的“六项纪律”中的“三项纪律”以及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失守。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问题涉嫌受贿犯罪。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离不开党章党规党纪。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

  这一在实践中逐渐深化的认识,从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的“打虎”通报变化中清晰可见。

   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党章对纪委的定位

  看待一件事、一项工作,要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把握脉络,善于从事物的前后变化中探求真谛。

  2013年8月8日,刘铁男被开除党籍、公职的消息对外公布,其成为十八大后被查处且第一个被“双开”的省部级高官。

  “经查,刘铁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及其亲属收受巨额钱物;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对比刘铁男与盖如垠的通报,可以清晰地发现,后者的纪律味道更“浓”,党纪特色更加突出。

  不只是盖如垠,栗智被通报“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徐建一被指出“干扰、妨碍组织审查”,周本顺被通报“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纵览中央纪委的“打虎”通报,可以发现其日益注重用纪律的语言描述违纪行为,并逐步系统地依据“六项纪律”划分违纪类型。

  通报内容的变化,折射出纪律检查工作的变化。从把查办案件改为纪律审查,到把案件线索规范为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从线索处置明确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标准,到执纪审理由重点审理涉嫌犯罪问题,转为聚焦违纪问题;从纪律审查的尺子由法律转为纪律,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坚持纪严于法,解决纪法混淆,实现纪法分开、纪在法前……每项变化都有实实在在的内涵,那就是用党的纪律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对党的纪律进行检查、维护和督促,才是党章规定的纪委的主业,必须回归到这上面来。要首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加强执纪检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把严明纪律贯穿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线索及时追踪,有了反映及时提醒。

  “纪律的本意是什么?是让人不去违反纪律。”辛鸣说,要尽可能在党员干部刚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住。只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回归纪委执纪本来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