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咬春还有吗?

04.02.2016  02:45

    兰州晚报讯(记者滕效宏)4日17时46分立春。“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开始”的意思,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虽然全国各地有“咬春”的习俗,但在兰州,人们知道这一习俗,只是没有人过罢了。“立春”之日,民间还有“打春”习俗,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此外,另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有民俗专家认为,“立春”日的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生活和睦、吉祥安宁的向往和祈盼。过去“咬春”的讲究比较多,而现在“咬春”多是吃春饼和春卷。

    3日中午时分,记者在安宁区部分地段的小区和餐馆进行了走访,受访的部分小区业主和餐馆的负责人表示,虽然民间有这样的民俗,如果大家都过了就是民俗,一旦大家不过了估计没人还记得了。“是有这样的说法,也在电视上看到我国南方一些城市还比较讲究,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真没有咬过一次春。”家住安宁区建宁东路孔家崖王家庄小区的李老先生说,他今年已经77岁了,知道“咬春”这一说,但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吃春饼是一件奢望的事,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啥就吃啥,也就没必要刻意地去吃春饼。当日记者访问的二十多位年龄在40至77岁间的市民,知道“咬春”者占绝大多数,但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吃春饼“”过春。在万里厂小区菜市场卖调料的王阿姨说,她老家是陕西,立春有“咬春”这一习俗,其实也就吃一顿春饼卷菜而已,但到兰州后基本就忘记这样的习俗了。

    随后,记者走访了费家营和建宁东路上的几家餐馆。虽然几家餐馆的点菜单上都有春饼,但真正前来吃春饼的市民比较少。据服务员说,马上就过年了,这几天客人还是比较多,今天来的客人也只是点几个家常菜而已,吃春饼的客人也就一两个。

    据一家餐馆的厨师王师傅讲,最早北京、东北等地的人都有在“立春”吃春饼、春卷“咬春”的习俗。他在兰州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厨师了,很少遇到有人刻意“咬春”。听老人讲,“立春”吃春饼和春卷,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吃春饼卷菜,一定要有切成细丝的酱肉和新鲜的蔬菜,比如肉丝炒韭菜、肉丝炒青椒等,其中,甜面酱和葱丝必不可少。

    如今的兰州街头巷尾,已鲜有人谈论“立春”的民俗了。不少农民已经不再依赖土地,而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一辈们越来越少,这些和农业息息相关的“老讲究”似乎也渐渐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民俗的日渐式微,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道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