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富了甘肃临洮人

06.06.2014  17:51

   中国甘肃网6月6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记者 漆勇 通讯员 袁阳)近年来,临洮县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通过采取政府推动、能人带动等举措,抓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走出了一条靠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子,“打工经济”富了临洮人。

  据统计,截至4月底,临洮县已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8.88万人,其中组织输转5.28万人,自谋输转2.25万人,培训城乡剩余劳动力2.11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11万人,劳务技能培训0.9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1910万元。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时候,临洮县就有农民闯兰州,在城里打小工、搞维修,一年下来也能挣回几百元,使年收入不足百元的农民看到了希望,后来发展到乡乡有工程队,其中最有名气的还要数临洮县红旗乡的红旗工程队。

  红旗乡墁坪村四社村民何正忠,今年三十多岁,初中文化程度,全家3口人务1.7亩地。由于红旗乡海拔低、降水少,导致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条件差,全乡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面对家庭收入的拮据,家里入不敷出的现状一直是困扰老何的“心头病”。

  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些,2003年何正忠开始外出打工,在兰州从事建筑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工作,他积累了建筑工程的技巧,熟练程度逐步提高,2008年9月,他动员本村7名村民,和他一起从事工程建筑,个人年收入达10万多元,2013年在他的带动下,本村又有三十多名村民跟随他从事建筑工程,年收入达到16万元。

  现如今,在临洮像何正忠这样依托外出务工致富的不在少数。“劳务输出已成为临洮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该县人社局负责人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