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打响“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扶贫攻坚战

16.02.2016  20:41

我省始终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在富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金融帮扶、电商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强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把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让各项惠民政策真正发挥出“拔穷根”的作用,使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天祝县祁连乡天山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就在这个冬天,村民们搬迁到了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的荣华新村,这个移民新村里的学校、卫生室、公交车站等设施样样俱全,移民群众的生活由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这是天祝县重点推进“下山入川”工程,带给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带来的是生态治理、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多赢的改变。

十二五”期间,我省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102.8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72万户、63.48万人。2016年,我省将全年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4万户18万人。

2015年,民乐县加大整合资金力度,如今贫困村里的路修好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村容村貌等基础条件的改观,提振了贫困群众致富的动力,而要想真正的摘掉“穷帽子”,则还需因地制宜,结合各地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岷县梅川镇白阳坡村的贫困户张母沙,两个月前从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了6头小牛,通过岷县推广的“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张母沙致富的决心。

资金是扶贫的重要支撑手段。靖远县探索建立贫困村增信服务有限公司新模式,解决群众贷款难的问题。村民武承斌正是依靠增信服务有限公司,得到了第一笔发展资金。

增信服务公司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注入、会员缴纳会费、企业和致富带头人注资,使互助资金达到100万元。作为贫困户发展产业贷款担保金,与金融机构衔接,将贷款额度放大10倍,扩大贫困户贷款面,不仅让贫困户能贷款、贷到款,更要让贫困户会用款、还起款,真正发挥惠农贷款的“杠杆”作用。靖远县还结合电商发展思路,成立电商服务站,拓宽销售渠道,使农户收益最大化。

2015年底,我省审核下达第一批电商扶贫专项资金2292万元,用于支持1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建设县建设电商服务中心;支持75个电商扶贫乡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支持225个电子扶贫试点村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安排电商扶贫培训;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商扶贫试点乡、村以外先行先试的县、乡、村给予专项补助;对全省评选出的“明星网店”、“诚信网店”给予奖励。

过去五年,我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8亿元。2016年,我省将完成再减贫100万贫困人口的目标任务,打赢脱贫这场硬仗,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徐煜旸,武威台,张掖台,定西台,白银台  甘肃台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