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学历提升虚假广告任重道远

28.02.2022  11:11

  当下,各种“包过”“包毕业”“包获文凭”的学历提升广告以网页、弹窗、视频等形式充斥着各种社交平台,然而一些机构并未获得官方授权,还有一些宣称“包过”的教育机构甚至没有给学生报名入学,其中乱象令人堪忧。

  古人曾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大程度上,获取文凭的困难程度和学历本身的含金量基本上成正比。“包过”“包毕业”“包文凭”这样的美事,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甘愿被收“智商税”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当下社会对学历的尊崇现象所引发的学历焦虑所致。

  事实上,对学历的尊崇现象古已有之。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学名句,再到现在一些公司企业招聘直接以学历划定门槛,文凭俨然已成为亘古至今的一种通货,也进而在民间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惯性思维:想有好前程需读书,想有好姻缘需读书……由是,文凭的价值性推动着全日制学生去追逐更好的院校,追逐更高的学历。而对于部分“非全日制学生”来说,在种种学历焦虑引发的学历提升期盼下,如何省时省力地获取理想中的学历文凭便成了问题。于是,一些不良教育机构便瞅准商机,利用其焦虑心理实施诈骗行为。

  学历提升虚假广告充斥网络,也暴露出多方面的管理短板。对此,教育、市场监管、司法、高校等部门必须联合行动,从加大犯罪成本上下狠手、从监管虚假广告审核上下实手、从加大正规网络教育招生的宣传力度上下重手,多方发力予以打击,树立法治权威与教育公信。同时,对学历有需求的人应尽早摒弃急功近利之心,端正求学心态,不要妄图走捷径、抄近道。此外,社会各方更应倍加重视学历提升虚假广告背后所折射的有关学历的本质性问题,除了要一致呼吁摒弃“唯学历论”,摒弃学历迷信、歧视现象,也应积极思考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用人体系,真正将学历与职位“松绑”“脱钩”。(梁伟)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稿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