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留情心中留德

27.05.2015  03:40

    闲暇之余,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市民会发现,兰州一天比一天靓丽:树更绿了,灯更亮了,街道更整洁了……这些变化让人欣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画面:破碎的灯饰、“缺胳膊少腿”的公共健身器材、肆意涂鸦的雕塑、随意践踏的绿地……看到这些被人为损坏的公共设施让人痛心。

    公共设施是市民共同享有的公共服务资源,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照理我们应倍加爱护才是,但公共设施仍屡遭破坏,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市民社会公德的缺失。反思我们的社会公德。我们不缺肥沃社会公德的土壤,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灿烂光辉的中华文化,我们有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但对于美好公德,我们仅是知道,只此而已。真正在公德的约束下,努力前行的我们少之又少。公共设施屡遭破坏,呼唤市民的公德意识,呼唤市民手下留情,心中留德。

    呼唤市民自觉树立公德意识。我们应依托电视、电台、报纸、广播、网络、市民学校、宣传橱窗等媒体和阵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中,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使广大市民明白公共设施姓“”不姓“”,明白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位市民的责任和义务,使广大市民自觉强化主人翁意识,将兰州作为自己的家,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呼唤为市民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应发起爱护公共设施的宣传活动,向市民分发倡议书、宣传画,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上播放公益广告、建立保护公共设施资源志愿者队伍等手段为媒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舆论氛围。执法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加强惩戒力度,制定有效的惩戒措施。对执法过程中,遇到漠视劝解、屡教不改的顽劣分子,采取警告、加重罚款乃至进行再教育的强硬措施;慢慢地引导市民把文明意识转化为自觉追求,真正提升市民的公德水平。

    呼唤市民从我做起。“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只要每一位市民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生活环境,不随意在公共场所扔纸屑、果皮等垃圾;爱护公共场所,不在栅栏、护栏上乱写、乱划、乱刻,不随意粘贴物品;爱护公共场所的座椅、公交站牌、雕塑、凉亭等设施,不踩、不拖、不敲打、不挪动;爱护公共健身器材,不乱拆、乱刻、乱砸……只要市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兰州的公共设施更会多一份亮丽展现在我们眼前。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行为就是一种习惯。”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让我们手下留情,心中留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都来爱护公共设施,让文明行动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促使兰州更加和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