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暖心惠民5000户危房改造圆了村民安居梦

22.01.2015  09:39

  原标题:暖心惠民5000户危房改造圆了村民安居梦

   中国甘肃网1月22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邵其珍) 让每一个贫困村民住上安全、敞亮的房子,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奋斗目标。2014年,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危旧房改造5000户”列为为民兴办实事之一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000户以及建筑节能示范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完成总投资3.69亿元,让贫困村民圆了住房梦。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已经过了大寒节气的今天,室外的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在皋兰县石洞镇豆家庄,由于几天前下过雪,通村的小道两旁还有积雪。贫困村民魏著会听说督查组的工作人员要来检查他家新盖的房子,一早就守在家门口。顺着泥土和杂草垒起来的土墙走进魏著会家的院子,两间土木房屋的旁边就是他家刚刚盖起来的新房。和老房子比起来,新房显得大气、敞亮,外面还贴了瓷砖。指着刚刚建好的新房,魏著会高兴地说,“多亏了政府的扶持,我才住进了新房。”他告诉记者,三间新房子政府补助了2万多,如今新建的房子达到60平米,基本满足了自家的居住条件。而且,新房子还采用了抗震设计,既安全又舒服。而此前,他家建于1983年的土坯房已经四处漏风,到处透雨。“今年春季的一场大雨差点造成了灾害事故。”皋兰县城建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去年6月份,一场大暴雨不期而至,汹涌的山洪一下子就冲进了傍山而居的魏著会家的院子。当时,外面下大雨,房子里“下小雨”,山洪水在院子里肆虐堆积,绝望的魏著会一家抱头痛哭。闻讯而来的村民挖开了他家的院墙立即泄洪,避免了一场灾害的发生。事后,他家被列为危房改造的计划。经过1个月的抢建,如今,新房已经矗立起来,就等天热装修入住了。

  据市城建局调研员兼村镇处副处长王启明介绍,在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中,我市坚持“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功能最基本”和“先特困户、后其他困难户”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的认定程序,确定农村危改对象。

  县(区)制定差别化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标准,在保证危房改造总户数、总补助资金不变的前提下,大力推行分类补助标准,特困农户多补助资金,其他困难农户少补助资金。优先解决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使自筹资金能力弱的特困农户住上基本的安全房屋。

  全市各县区制定的差别补助标准总体分为四类:五保户每户3万至3.5万元;低保户等特困农户每户1.4万至3万元;贫困残疾户每户1.7万元左右;其他贫困户每户0.4万至1.25万元。2014年全市完成五保户和低保户危房改造1190户,占全市危改总户数的23.8%。

  随后,督查组又来到了石洞镇明星村,走访了刚刚建好新房的陈玉潮一家。多年来,陈玉潮一家人由于房屋坍塌一直在外借宿,这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像他们这样的困难农户也纳入到了帮扶范围内。陈玉潮的新家一共四间,他说,有了新房子再也不用过以前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好政策暖了农民朋友的心,让他们住进了安全的房子,免去了他们的一份担忧。

  王启明说,在2014年,省上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计划4980户。截止目前,我市已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000户以及建筑节能示范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完成总投资3.69亿元。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000户,以及建筑节能示范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建筑面积达33.5万平方米,总投资3.69亿元。据了解,2014年省上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计划4980户,其中建筑节能示范户8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615户,兰州新区300户。

  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安全,我市还对危改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危房改造完成后,我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最低建设要求组织竣工验收,对于竣工验收合格的,由县区财政拨付补助资金至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及时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危改农户“一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