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

10.12.2014  17:37
 

2014年12月4日上午,我院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在学术厅成功举办。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福生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纪委书记陈双梅,副院长朱智文,刘进军等院领导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问题研究。论坛特邀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张建君教授、我院刘敏研究员、安江林研究员担任此次论坛的点评专家。我院刘徽翰、王荟、张博文、李志鹏等四位青年科研人员分别进行了论坛发言。全院各研究所和科辅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科研人员共计八十多人参加了论坛。

 

四位青年学者分别就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做了论坛发言,他们的发言题目分别是:哲学社会学研究所刘徽翰助理研究员《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背景下的甘肃城镇化发展研究》、决策咨询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王荟助理研究员、《以保税区建设探索西部陆港,借区位优势进阶丝路物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张博文助理研究员、《文化先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西北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所李志鹏实习研究员《从丝绸之路沿线出土钱币窖藏看北宋钱荒之西夏因素》。他们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和视野就我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刘徽翰助理研究员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甘肃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并提出,甘肃可以利用好丝绸之路黄金段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对城镇化进行合理布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来提升城镇社会服务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从而加快甘肃省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速度。王荟助理研究员通过介绍国内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和成功案例,提出甘肃应该借丝路发展的东风,来发展国际物流业,打造西部陆港,发展甘肃经济。张博文助理研究员通过介绍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倡文化应该和旅游、经济、传媒相结合,应该重视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李志鹏实习研究员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出土钱币窖藏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讲述了北宋钱荒的原因,并提出希望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带的建设,将甘肃打造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多元化交流的新纽带、新桥梁、新亮点,新动力。

 

点评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首先对四位青年学者的研究给予了肯定,认为选题新颖,对资料文献能够进行合理的梳理,对自己所述观点能够进行充分的论证,论据可靠。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一是青年学者虽然在自己所研究问题的领域能够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但对资料不能进一步的进行很好的归纳和提升。二是选题范围太广,有的论文核心部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联不够紧密,等等。三位专家精妙的评点和在点评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知识涵养,为我院科研人员发挥了很好的启发和榜样作用。

 

王福生院长总结讲话指出,今天是我院第二届青年论坛,青年论坛意义重大,青年学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和研究水平,当然关键还是要靠自我提升,希望青年学者充分利用好青年论坛这一平台,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的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学术创造力。(段翠清供稿/马廷旭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