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选好用好年轻干部 ——我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综述
我省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当前和长远事业发展需要,今年2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赶超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选、育、用、管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培养选拔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拓宽视野选
为既立足甘肃又跳出甘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省委组织部每年都召开2—3次座谈会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立足甘肃,主要是打破部门化、地域化限制,及时把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上来。跳出甘肃,主要是从重点高校选调(招录)有志于到西部建功立业的青年才俊,为甘肃的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立足事业需要盘活存量优秀年轻人才。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对配备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2011年结合市县乡换届,开展了面向全省公开选拔140名优秀年轻干部,其中包括45岁以下的副市州长人选10名。一些市州根据当地实际,也通过公开选拔和公开选聘方式,补充了一批急需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2012年,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初任法官,为5个中级法院35个基层法院选拔了100名初任法官任职人选,这些同志目前已成为中坚力量。
大力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2011年以来,共选调应届高校毕业生1382名到县乡工作,其中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定向选调了138名优秀毕业生。这些选调生,研究生占比达32.5%,所学专业很多是当前发展中急缺的金融、城市建设与规划、经济、农学等,很好地提升、融合了甘肃干部队伍知识、专业结构。
积极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2010年起,抬高门槛、严格把关,全部从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招录,重点从学生干部、在校入党学生、优秀毕业生中选聘。2010年以来,共选聘大学生村官7789名,目前已招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1411名,占18%;招考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有1716名,达22%。同时,近几年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11403名公务员,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一线育
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既靠个人努力,更要靠组织培养。实践一线是培养历练干部的最好阵地,也是培养提升干部的最好课堂。
在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维护稳定重要任务、阶段性重大活动中,优先抽调优秀年轻干部,让他们在参与中心工作、完成艰巨任务中历练成长。近年来,省委组织部先后选派30名副厅级后备干部、10名处级干部到“5·12”汶川地震、舟曲“8·8”泥石流重大灾害相关县区挂职3年,参与灾后重建,市县也选派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挂职任职工作。省、市、县每年都安排一批年轻干部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信访岗位锻炼。从甘南州直、县直部门选派157名精通藏语、熟悉农牧区情况的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担任34个维稳重点乡镇的党委副书记和23个维稳重点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副书记。这些年轻干部积极深入到农牧民、学校师生、寺院僧侣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政策法制和形势任务等教育,参与处理一些突发应急事件,不仅党性观念、政治素养得到锤炼,工作能力特别是群众工作能力也明显提升。
在基层艰苦复杂环境中育。坚持把贫困村、后进村作为墩苗历练年轻干部的重要阵地。2013年底,从省市县机关单位选派2234名年轻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任期3年。这些同志吃住工作在村,直接组织新农村建设、推动扶贫攻坚、化解基层群众矛盾、做好灾后重建等工作,短短几个月,不少同志的党性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不畏困难的意志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有很大提升。
在下派挂职中育。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扶贫开发、民族地区、急难险重、社区服务等“五个一线”挂职锻炼。近年来,参加“五个一线”锻炼的年轻干部就达2900多人,通过实践在一线锻炼,使年轻干部加深了对县情乡情村情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培养了良好作风,提升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时合理用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我省坚持把那些经受考验、实践证明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为及时发现、准确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注重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通过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发现识别;注重从日常工作中考察了解干部,注重从普通干部群众和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努力把那些一贯表现优秀、工作作风扎实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
区别情况、合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对经过长期考验、基层经验丰富、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提拔使用;对于工作成绩突出、各方面比较认可、实践证明较为优秀的,适时提拔使用;对于发展潜力大、成长进步较快、整体素质高的,打破隐形台阶,大胆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
强化党组织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主体责任,始终掌握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防止急用现找,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坚持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寓于领导班子日常调整配备之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常态化的年轻干部选拔使用机制筹备充足资源。
从严从实管
一些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警醒我们,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更要从严,必须将“三严三实”精神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全过程,尤其要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对干部加强日常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各方面情况。对有问题的早提醒早打招呼。按照谈心谈话办法规定,建立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联系谈话制度,定期不定期听取年轻干部思想、工作、学习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毫不客气地点、严肃认真地谈,及时提醒告诫、指出努力方向。对了解掌握的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盯住不放,既要求干部拿出具体整改意见,也安排分管领导、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跟上做工作,组织部门也加强督促,确保问题解决。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组织部门还定期与不定期到所任职单位了解年轻干部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也让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记者谢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