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亲
今年7月22日凌晨2时33分,我亲爱的勤劳善良的父亲安然辞世,享年七十六岁。
父亲出生在会宁县韩集乡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1961年毕业于甘肃师范专科学校。父亲自幼热爱学习,上小学时成绩就名列前茅。由于家境贫寒,从初中开始,父亲主要依靠周末和节假日打零工赖以获得生活来源。在师专的5年学习期间,父亲只花过爷爷从洮河工地上寄来的六元钱。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成绩非常优秀。
1961年师专毕业后父亲被分配到西巩驿中学工作,以教物理课为主。后来,父亲还先后被调到定西山馋口以及会宁的汉岔、头寨、刘寨、郭城、会师镇等地工作。40岁那年,父亲被调到会宁县河畔中学,并担任教导主任一职,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众多的栋梁之才。父亲曾自豪地说:甘肃的哪一个党政机关没有河畔中学的毕业生?兰州的哪一所高校没有十几位河畔中学的校友?在几十年的教书育人工作中,父亲从来没有离开过教学一线,一直跟班上课,承担着一位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对学生“绝对地负责和严格地要求”是父亲一贯的作风,“爱生如子”是父亲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工作期间,父亲从来都睡得比我们晚,起得比我们早。一家人生活在两间十几平米的小平房中,我们都是伴着父亲在灯下伏案工作的身影入睡的。正是因为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得到师生们的一致爱戴和好评。
对爷爷奶奶等家中的长辈,父亲总是敬爱有加,生活中嘘寒问暖。尤其在爷爷奶奶生病期间,为尽心照顾二位老人,父亲无数次地奔波在工作单位和韩集老家的路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正是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让我们兄弟姐妹全部完成了学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并形成了勤勉务实、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
父亲一生的生活极其勤俭,他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身上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他简朴得就像一位地道的农民,但是对于他人的困难,他总是感同身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倾囊相助、全力以赴。亲戚们的孩子没钱上学了,家人生病住院了,这时候父亲总是悄悄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这时候的父亲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大方。正是这种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父亲急人之难、先人后己的高贵品格。
父亲生病后,除了工作期间的同事、学生以外,居住的小区有很多人多次来看望父亲,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退休后的父亲并没有成为一个闲散的人,小区的左邻右舍,无论谁家有了事情,他总是跑前跑后,小区的一些公共事务他总是记在心上,带头去做,赢得了邻居们充分的信任和高度的评价,每每听到邻居们对父亲的赞美,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父亲的一生就是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安息吧,父亲!我们因为有您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您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间!您的高尚人格永远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您的精神风范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永远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