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
5月21日至22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密切关注两会盛况,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了解两会进程、关注两会内容、学习两会精神,一致认为今年的两会,时期特殊,更显意义重大,报告提振士气,振奋人心,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凝心聚力,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共同向着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奋进。广大师生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就会议话题展开了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草业学院马晖玲教授 谈到,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总体感觉是“求真务实”,“坚定有力”,我所关注的问题都获得了圆满的答案,总理的工作报告是一个提气给力、催人奋进的报告。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个报告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是人民美好生活和健康安全需求的坚强保障和后盾。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这些话就像为广大人民群众打了一剂“强心针”。过去的一年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这就坚定了我们取得更大成绩的信心。
李克强总理在“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提到:“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高校如何推动产学研工作,发挥高校科技合作的优势,切实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而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也为我们后续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政策导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李克强总理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提到的“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作为来自西部地区的代表,这让我非常激动。西部地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干扰,经济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自2000年国务院设立西部开发办以来,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青藏铁路通车、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系列工程及政策的实施极大推进了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一轮政策将对西部倾斜力度加大、使西部与共建“一带一路”更深度融合,这将给西部地区带来巨大机遇。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这也是我特别关注的一点,因为与我的专业研究方向密切相关。通过前期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调研,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提出了与此话题相关的代表建议6份,希望在为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方面建言献策。
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这一点也令我体会深刻。在2019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人大组织的代表履职活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赴甘肃省天祝县、东乡县和积石山县视察调研;同年9月我参加了全国人大组织的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代表培训,在贵州遵义进行了学习、培训和调研,考察了贵州遵义湄潭县和桐梓县“美丽乡村”示范区,亲眼目睹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果。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又要克服疫情影响,必须再加把劲了!我也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以及把工作做实做深的决心。
在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始终是我们的主业和肩负的责任,总理的报告,给我们再添了更多信心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柴强教授 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报告“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既是对我们“三农”工作者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作为政协委员,我要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我也将进一步学习报告,积极履职尽责,不负农业界委员的光荣使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处处聚焦民生、事事关乎民生,是对人民至上理念最好的贯彻和体现。报告中提出“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道出了群众心声,体现了执政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比如,报告提出,要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比如,报告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这些都是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实事,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这些安排真正践行了政府部门“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的承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过去一年,甘肃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实际出发,各级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把省下的钱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办成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今年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对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再摸底、再排查、再处理,下更大气力打通堵点、纾解痛点、化解难点,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闫翔 表示,报告中令人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我们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从来不是轻而易举实现的,而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用勤劳、勇敢和智慧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反而愈挫愈勇。报告通篇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特别提到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毕业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政府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要求,各地要采取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这无疑是高校毕业生的福音。
人文学院书记孔庆文 认为,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两会”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到常态化的防控阶段,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即将步入正常轨道。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关注民生关注教育。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学生,让他们有更光明的未来;高校要扩大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巨大变化,我们要在精准落实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做好高校复学复课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刘博 表示,今年的两会是在特殊的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非凡。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体现特殊时期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报告直面困难和挑战,明确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要求各高校要努力对标对表,抓好落实。在新的时代要求下,作为一名高校学生辅导员,我们应全心投入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帮扶工作,从细处着手,用心倾听,拓宽渠道,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财经学院2017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谢小飞 说,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经济面临增长低迷、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消费不振等问题,但面对压力和挑战,党中央并没有降低经济发展标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下,我国经济、社会、“三大攻坚战”以及民生等领域发展仍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学生,我更是高度关注了总理报告中提到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目标任务,让我深切体会到农村、农业、农民在稳民心、稳就业、稳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决心。
农学院学生田鑫 说,我通过直播观看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式,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听到“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时我很激动。在这次疫情当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一名名90后志愿者在疫情一线,谱写出了青春赞歌。作为一名甘农学子,我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报告精神,以优秀青年为榜样,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不忘强农初心,牢记兴农使命,努力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张万年 说,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意义深远,振奋人心,我从中看到了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和疫情防控的深刻把握。在本次报告中,总理三次提到湖北,彰显出国家对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的关心与支持。作为一名疫情风暴“震中”的武汉学子,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强大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各行各业默默付出奋斗的工作者们共同织起一张疫情防控网,这些汇聚的星星之火,使黑暗中的武汉绽放出闪耀的光芒。相信党和政府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