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19.03.2017  20:35

3月15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两会”期间,甘肃政法学院广大干部师生通过各类媒体,及时了解会议进程,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热切关注“两会”教育话题,积极思考,畅谈感想。

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梁兆光认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7年重点工作。报告突出了关注民生,非常接地气,令人振奋。他说:“作为一名地处西部地区的甘肃高校的老师,我更关注的是‘两会’报告中提出的‘办好公平优质教育’,这为学校‘十三五’时期内涵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政策机遇。”他说:“甘肃政法学院作为一所教学型的地方高校,我们要更加牢固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有质量的课堂教学为抓手,有特色的实践育人为突破,全面促进具有法治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及时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抢抓跟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的机遇。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并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教师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班,与省司法厅、省高法、省高检等全面合作,推进协同育人,使教育者先受到教育,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学校在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服务于甘肃乃至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务处副处长、高教研究及教学评估中心主任郜占川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际上是对‘双一流’建设的再次强调,意味着这项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建设工程将全面启动,对此,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结合国务院于2015年11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他认为,“双一流”建设对省属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助于省属院校强化优势学科、推进特色办学、实现内涵发展。他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3月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双一流’建设的遴选机制和运行程序作了介绍,其中不搞‘终身制’、‘动态筛选’的机制让地方院校看到了希望。”他认为,无论实施什么工程,高等学校最核心的使命依然是人才培养,因此,地方院校要更加注重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毫不动摇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说:“很关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的就是总理强调的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这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的甘肃政法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应当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挥政法院校学科专业优势,深化‘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尽快培养出了解和熟悉沿线相关国家、地区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陈娜教师认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为2017年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她说:“一线教师不仅是确保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的‘核心资源’,也是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每一个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勇于创新,将个人发展与高校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真正发挥教育育人的作用。同时,学校要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走开放办学之路,培养和引进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学科领军人才。

民商经济法学院辅导员胡进说:“‘两会’的召开吸引了学校师生的热切关注。习总书记的一句‘撸起袖子加油干’已经为我们青年老师赋予了时代使命。作为一名辅导员,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构筑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认真调查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信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牢牢占领思想教育阵地。”

管理干部徐雯君认为,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期间提出,“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还需要培养鲁班”,这是将“工匠精神”与我国教育紧密结合的理念,很值得推崇。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方面重在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严重缺失。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用知识充分武装学生头脑的基础上,还能拥有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在将来不仅认识世界,更能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

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研究生刘祥玉说:“通过对‘两会’教育话题的关注,我深切得感受到了,教育部对‘教育均衡’、‘双一流’ 建设等热点问题改革的决心。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西部流动,继续单独为中西部地区设立人才政策,作为西部高校的一名研究生,我对政府报告中‘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以及未来教育改革均衡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