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知,我校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莫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形成及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5XYY006),2020年1月顺利结项,鉴定等级良好。
该项目自2015年立项以来,课题组搜集、整理出了史料中与古河州(涉及今甘肃青海两省的20多个县市)相关的所有内容;描写出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方言语法,作为调查甘青语言走廊语法的参照;实地调查了甘肃、青海两省53个乡(镇)的语音语法特点;分别对藏语(安多方言、白马方言)、突厥语(撒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土族语、东乡语),从虚词(主要是后置黏着词)和语序(各类短语的语序)着手进行了严格的比照,初步做出了近似度的比较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课题从语言角度研究多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民族语言接触的历史过程,揭示我国西北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提供实证材料,为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理论宣传和指导,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由我校文史学院张建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语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语音研究”(项目编号12XYY007),于2020年2月顺利通过结项,鉴定等级为合格。
该项目首次对历史上河州管辖的12个县市21个方言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展现了河州方言语音的整体面貌,揭示其共同的语音特征和内部差异,发现了许多由语言接触导致的特殊现象。一方面,为普通语言学和语言接触理论提供可信、详实的语料;另一方面,用语言接触理论诠释该地区方言的形成,为汉语方言、汉语史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
由我校幼师学院刘淑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XMZ065)顺利结项,鉴定等级为合格。主要参与人:刘晶、洪文梅、陶剑灵、王红丽、郭琼。
该项目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为研究背景,对该时期边地学校双语教育和边地社会双语教育两个领域的各类边地双语教育政策举措进行了全面研究。关于边地学校双语教育(包括边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内地及边地少数民族高等双语教育),重点讨论了边地学校双语课程设置、双语教材编译、双语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语教学方法、双语教育研究、双语教育经费以及少数民族学生招生培养问题。关于边地社会双语教育,则尽可能详尽地阐述了分布于边地的民众教育馆、寺庙、巡回施教队、边疆文化团体等机构开展的不同特色的边地民众双语教育。以上两个领域探究皆以纵向的时间发展(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时期和战后)为主线依序呈现。该研究可丰富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内容研究,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改进和完善当前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依据与建议。该项目结项成果为28万多字的著作。
另外,莫超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专项课题“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研”(2015年立项,经费18万元)也于2019年12月顺利结项。
撰稿:秦 莉 审稿:赵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