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昨日开工

31.07.2016  06:05

    【兰州日报讯】7月30日,伴随着阵阵掌声,备受人们关注的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此举标志着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热力、电力等管线全部入廊

    当天开工的七里河区马滩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开山之作。项目北起南滨河西路,南至西津路,结合S185#等六条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六条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6.84公里,总投资5.63亿元,计划将热力、给水、电力、通信及天然气等管线全部入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按照“总体设计、分布实施、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新建必配、互联互通”的原则,我市地下综合管廊计划三年建设69公里,到“十三五”末建设107.2公里,到2030年建设380公里,最终构筑起覆盖整个主城区的层次化、骨架化、网络化、现代化综合管廊系统。

    有效破解“开膛破肚”“蜘蛛网”难题

    我国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地下管廊的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据了解,目前我市地下管线大致分为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电信、通讯、排污等多个类型,目前的现状是各单位“各自为政”,挖地就埋、随地救治,这便出现了人们常见的“开膛破肚”、修修补补的现象。还有就是由于设施产权单位不一样,无法统一,造成查阅线路的相关资料以及检查网线的时候颇费周折,及至于出现问题时,无法迅速判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导致更新、替换效率低下,甚至错挖管线事故也有发生。此外,地上随处可见的架空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蜘蛛丝”,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碍城市美观。

    采访时,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发对记者说,通过地下管廊的建设,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李玉发说,地下管廊建成后,可更好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还能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我市打造“美丽兰州”奠定基础。

    管廊建设与省外城市齐头并进

    记者查阅资料,目前从全国来看,地下管廊的建设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我市的起步也不晚,可以说是齐头并进。

    李玉发说,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市建设地下管廊尚缺乏经验,因此,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这在建设规划中略见端倪。由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地下管线布局错综复杂,现在建设难度极大。

    “我们采取了在建设中学习研究的方法,在建设过程中积累经验的同时,再从兄弟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办法,这将对我市最终解决市区中心的难题提供诸多有益帮助。”李玉发在采访中还说,在建设中,对一些原有的地下管网,最大限度利用,确实无法利用的,照规划实施。较大开控项目配合管廊建设

    采访中,李玉发多次使用了“一并”一词,照李玉发的解释,将来在我市的城市建设中,对较大的开挖项目,将会配合规划同时进行管廊建设,一并解决、一并建设,避免重复开挖。

    就管廊的样子,李玉发打比方说,为便于作业和维修,管廊内部可划分三仓、四仓等,三仓可理解为三个洞子。这样区分的好处是,假如安置天然气管线时,就要考虑安全因素,单独入仓。

    届时,地下管廊还要加装监控系统,借助数字兰州网络平台,在日常监控,定期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套系统还将对我市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作用。 □记者吕晟君实习生石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