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机动车小区内遭遇停车难

06.03.2016  03:43

□资料照片

    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带来无尽的便利,在现代都市汽车较多、道路拥挤的大背景下,它们“小快灵”的优势尽显无疑,同时也符合“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但在许多小区,它们却正在遭遇停车难的问题,令车主头疼不已。

    院内没有停车棚楼道成了“停车场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近年新建的小区住宅单元楼道内非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现象极为普遍。近日,记者在位于南关十字附近修建于2003年前后的一处高层小区内看到,原本为停放自行车和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修建的遮雨棚下已不见非机动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两辆私家车停放在此。该楼住户李女士告诉记者,“我搬过来住在这儿13年了,刚住进来时院内自行车棚下还能见到有自行车停放,近年来由于私家车的日益增加,自行车棚也早已被私家车占据,楼上平日骑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上下班的居民只能将其车辆停放在楼道内较为宽敞的地方。

    “为了上下班方便和自己车子的安全,我每天都会将车子推上楼放在自己家所在楼层楼道内。”刘女士一边推车进单元门一边对记者说道:“院子里没有存车棚,车子放在楼下或者楼道口太不安全了。楼上和我一样把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推上楼放在楼道的有很多人。根本原因都是觉得将车子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才安全。”通过对我市多家小区的走访,记者发现,将自行车或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推进单元内放在楼道里的现象在我市诸多小区均有发生,更有些高层住宅楼道内同时停放四五辆自行车的也不鲜见。

    非机动车辆上楼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我们楼上有几个骑电动车和自行车上班的业主,有几次早高峰的时候电梯门一开,1辆电动车加3个人就将电梯占据了,多一个人都装不下。”家住南滨河路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候遇到电梯里有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导致不能正常上下楼时肯定很恼火,但是选择此类非机动车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业主也有他们的难处,院子里电动车不能充电才导致他们迫不得已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

    “电动车上楼堵塞消防通道不说,有些居民更是从家里拉出插线板为其充电。”市民马先生对记者说道:“由于电动车要充电,导致大多数居民从家里拉出长长的接线板在门口为其充电,据观察,这些接线板都不是出自正规厂家,均是由住户自己动手改装的,这些接线板未通过质量安全检验,如果发生短路引起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前段时间小区内单元其中一部电梯莫名其妙就坏了,当维修人员过来检查后发现电梯轿厢内有明显的撞击痕迹,物业工作人员便调取近期监控发现,这些撞击均是由推入电梯的自行车和电动车造成,这一次的维修费用就花了4000多元,均由本单元居住业主承担。”平凉路南段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如是说。

    车棚修建成本较高收益较低

    “我们小区刚刚建成时专门有供非机动车辆停放的停车棚,后来由于小区汽车停车位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将原有的自行车棚拆除改为机动车停车位,才致使部分非机动车上楼在楼道内停放。”位于北滨河西路一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房地产开发商牛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新建的住宅小区基本都不会修建专用的非机动车停车棚,首先停车棚修建成本较高,其次修了停车棚就要雇用专人看守停车棚,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况且非机动车辆停放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想要从各位业主处收取到停车费肯定也有困难,所以在小区最初规划建设时宁愿多建一个汽车停车位也不愿意修建非机动车停车棚,最终导致停车棚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住宅小区内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不在少数,不少业主纷纷表示,自行车和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会对居民安全出行造成影响,希望小区所属物业单位能够通过修建更多的停车棚,或者制定本小区内非机动车辆管理办法等方式,进一步管理好小区内非机动车辆停放问题,彻底杜绝非机动车上楼和停车难的问题。切实从业主出行安全着想,建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