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农村集体聚餐新模式

23.12.2014  03:16

整洁的食品生产车间

    兰州晚报讯(记者杜志超文/图)通过严格筛选物控,保障原材料安全第一道关口;通过流水线式的标准化加工操作,保障半成品安全可靠……12月22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一种更为安全的农村集体聚餐新模式正在我市逐步建立。

    “儿子结婚邀请街坊四邻,自己买菜、买肉,自己掌勺,大家热闹热闹!”、“女人们都来帮忙,摘菜、切肉,从镇上请了厨子。”受传统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市农村集体聚餐主要以婚丧嫁娶宴席为主,承办方式多数为家庭自办。

    市食药监局餐饮管理处副处长韩莹说:“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是我市食品安全监管长期以来潜在的一大隐患。近两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显示,家庭式集体聚餐已成为食物中毒发生的最多形式。”为了管住农村集体聚餐,降低食品安全隐患,2013年初,我市食药部门出台了《兰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50人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进行申报和登记备案管理。但是随着农村集体聚餐数量的迅速攀升,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消毒。在农村集体聚餐配送模式的试点企业兰州民心中央大厨房物流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从原材料的进购到菜品、肉制品的清洗消毒再到加工成半成品,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的物控把关。

    “厂区共有11个加工车间,功能各不相同。从原材料的洗消、制作、冷却降温再到最后的装车配送,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管控。”企业负责人王兴华说。“进货有票据,出货有留样,配送有保障。这样,在加工操作环节上,大大减少了农村自办宴席因加工场所条件简陋、设施设备不足等造成的交叉污染,有效防控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就餐对象的饮食安全。这一举措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韩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