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健身步道将继续向西延伸

24.11.2014  02:55

    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人们想亲近母亲河的心情是那样的自然。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市民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黄河边,感受河风习习、聆听河水流淌。随着黄河风情线一年年拓展、一天天变靓,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在马路边远远地看黄河,于是,市政府规划为大家在河滩地与湿地内修建一条临河亲水、生态自然、环境清幽,长58.6公里、宽3米的健身步道。去年,健身步道完成了5.2公里的试验段建设,其中,城关区完成了兰州港码头以东至体育公园的2.2公里步道。今年,又将健身步道向西进行延伸,完成了兰州港码头以西至雷坛河的1.4公里步道,沿河从中山桥下穿过,把亲水平台与近水广场连接起来。

    市民出行观光健身的好场所

    记者顺着健身步道一路西行,也体验了一下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感觉。虽已进入寒冬,但在这条沿河路上散步的人却不少。当记者走到中山铁桥下,站在步道上抬头仰望,别有一番情调。记者采访了几位行走在健身步道上的市民,正在遛弯的冯大爷说:“以前这一段是砂石泥滩,现在可不一样了,新修的健身步道使这里焕然一新,一下子变美了。原来人们是站在铁桥上看河水,现在我们可以挨着河水看铁桥。”除了老年人,许多年轻人也漫步在健身步道上享受河风的吹拂。郭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河边都是石头坡,走上去坑坑洼洼的,女的穿高跟鞋更不敢走,现在的砖地平整干净,走起来方便多了。

    沿着黄河滩地建设的健身步道上栽满了树木,红砖铺地、清洁富氧,舒适的长坐椅、干净的垃圾箱,进一步完善了黄河风情线的服务功能,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记者采访了正在长椅上休息的梁先生,他说:“政府在河滩地与湿地上规划建设出这么一条清幽休闲的景观线,既为市民提供了低碳出行的观光健身场所,又提升了黄河风情线的文化品位。”记者走至近水广场,看见许多人在这里放风筝、抖空竹,尽情地娱乐。健身步道城关段西至雷坛河与七里河段相连,目前正在完成对接。郑先生对健身步道是情有独钟,他说:“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现在新修的步道环境优美,我们都喜欢来这里散步。

    贯通步道提升风情线的景观

    记者了解到,延伸贯通健身步道,就是要完善黄河风情线提升景观水平。兰州市对黄河风情线的改造扩容是按照“一轴、三卷、五线、十四园”的策划方案开展的。“一轴”即黄河景观轴线;“三卷”即将黄河风情线由西向东依次分为黄河根、黄河情、黄河魂三幅画卷;“五线”即将黄河风情线分为文化景观线、滨水湿地线、绿色出行线、市政景观线和建筑山体景观线进行建设;“十四园”即建设十四个主题公园,对黄河风情线进行改造,丰富文化内涵,增加绿化总量,提升景观水平。将黄河风情线这张兰州知名的城市名片,打造成西部一流的美丽“五线谱”。

    而在河滩地与湿地建设一条宽3米的健身步道,用于市民步行锻炼、低碳出行和健步上班,就是要采取珠链式组景方法,用健身步道把游园、景点、湿地等所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贯穿南北滨河路,从城市走向自然的绿色通道。据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随后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对健身步道的修建,种植水生物,补植绿化带,增加乔木、花灌木品种及数量。实施河滩地整治工程,进行滨河景观建设,整治河道、恢复湿地、修建广场道路。改造滨河路南侧绿地,建设黄河文化主题雕塑景观小品,给健身步道配备更好的人文背景,展示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亲水健身步道建设是安全的

    记者在走访中遇到一些市民,他们表示修建健身步道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让人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然而任何一个工程都存在利与弊,步道的确能给市民带来很多便利,但其中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市民罗先生说:“健身步道是在河滩与湿地上修建,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行洪问题、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都不容小视。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实施、高质量建设。要突出文化特色、现代气息,更需要注重安全性和便利性。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同时,必须靠实工作责任、落实保障措施。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黄河风情线整体形象,为市民创建绿色休闲健身环境。

    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兰州水文部门的一位专业人士,他介绍说:“黄河兰州段的河道宽300至350米,常水位1350至1500立方米/秒,兰州市区山沟洪水自西柳沟至桑园峡全长45公里,河岸线长95公里,最早设防标准百年一遇,洪水流量6500立方米/秒。而目前连800立方米/秒都达不到,健身步道是按2000立方米/秒设防,黄河水位超过2000立方米/秒时,将封闭所有出入口,确保行人安全及防汛安全。”其实,兰州河堤建设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从水车博览园到亲水平台,从老年门球场到近水广场,这些公共设施在运行数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这足以说明亲水健身步道建设是安全的。

    促进步道建成具有足够价值

    记者从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为保障健身步道的美化,风情办还自东向西专门对步道周边开展了整治工作。对健身步道与河道连接通道进行鹅卵石铺设,在亲水平台、体育公园、中山桥下的河道,用鹅卵石铺设自然缓坡7800平方米。对健身步道两侧进行全覆盖绿化,将亲水平台至近水广场新修步道两侧土地进行了全面平整和绿化,形成绿地及卵石坡面。针对沿线趸船缆绳支柱阻碍行人问题,设置木质坡面及栈桥,使健身步道更加通畅有序。同时,结合七里河段步道修建工程,实施雷坛河洪道及其周边区域健身步道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步道工程能够全面建成并投运。

    利用黄河滩地和湿地修建健身步道,不仅为兰州增加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而且还满足了市民的健身休闲需求。修建健身步道不但不会侵占黄河河道,反而会在施工过程中对黄河水进行清淤,加固健身步道沿黄河两侧的河堤,同时对两面滩地进行平整,这一系列措施将强化黄河河道的行洪和泄洪能力。这是保证沿河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完善黄河水系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这条道路的修建具备足够的价值。建设完善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既可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又能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论从环境还是旅游等方面而言,对兰州都具有深远意义。      

    ■记者体验

    健身步道优雅而且舒适

    日前,记者来到黄河风情线南岸,从亲水平台沿河向西一路走去。漫步在黄河岸边,浅滩将河水分出岔流,今年汛期暴涨的河水把黄河两岸河滩冲刷得面目全非,河滩周围布满着残留的淤泥。在兰州港码头记者看到,原来已完成的健身步道又被向西继续延伸,一条土红色地砖铺装的步道,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而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靠近黄河,在芦苇、草地中或水面上穿行,低洼处加高或修建栈道,形成贯穿黄河风情线的亲水绿色通道,串联黄河风情线沿线游园、景点、湿地等景观。依河再修一条路,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条新建成的步道沿河就势,紧贴黄河,树立两侧,优美舒适。步道两边每隔百米就安装有公共长椅和分类垃圾箱,方便步行市民休息及保护环境卫生。健身步道两侧湿地种植着易于管理、不影响行洪的植物,美化绿化环境。步道每隔800至1000米就建设有一个出入口,同时,在河堤旁出入口宽阔的区域,还修建了一些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器材和场地,实用性与美观度俱佳,为市民搭建了一条观赏河景、锻炼身体的休闲好去处。虽然新修的步道还在完善当中,但许多市民已经开始在这条路上散步。大家都表示,此举提升了黄河风情线的景观形象,更重要的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