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现代夯土抗震农宅示范村落成
21日,来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志愿者在共同完成一栋夯土抗震农宅。(牟健 摄)
人民网兰州8月21日电(牟健)日前,由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联合开发的“现代夯土绿色民居建造研究示范项目”在甘肃会宁取得阶段性成果,利用现代夯土技术,该项目已在当地建设完工7栋抗震居住农宅,成为我国首个现代夯土抗震农宅示范村。
“主体土铸的房屋,经过振动台测试,达到8.5度的地震设防裂度,在国内尚属首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穆钧说,“生土建筑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应用历史最悠久且分布最为广泛的传统建筑形式,因其所具有的可就地取材、可降解再生、施工简易、造价低廉、热工性能突出、加工过程低能耗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世界认可,但是传统的生土材料在耐久性、力学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我们的课题项目就是在保证其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着重提升它的力学性能,也就是抗震性能。”
2011年5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甘肃省会宁县为基地开展“现代夯土绿色民居建造研究示范项目”,以此推动我国夯土建造技术的适宜性革新研究和推广应用。
同时,项目发起方之一的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在积极配合项目开展的同时,通过其自身优势,指导、联系由海内外多所高校建筑系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进入项目,在该项目建设期间共计有150余名志愿者先后参与项目建设。
“我到这里已经13天了,这是我的期末考试课题,我希望通过参与这个项目,能够把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何诺思(音译)告诉记者。
2012年7月,通过大量基础试验,在形成一套基于本地材料和常规设备,适合于贫困农村地区的现代夯土建造技术及其系统工具的基础上,我国首座现代夯土抗震农宅于2012年7月在甘肃会宁县丁家沟乡建设完成。
据介绍,由该项目团队建设的现代夯土抗震农宅在继承传统夯土建筑保温节能、造价低廉等优势的同时,结构安全性和墙体耐久性能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其振动台实验数据显示,该建筑可达到8.5度的地震设防裂度,高于国家规定的当地地震设防裂度1.5度。
穆钧介绍,截止2014年8月,该项目受住建部委托已在甘肃会宁、定西岷县漳县灾区、河北阜平、江西赣州等地兴建示范推广抗震农宅15座。目前示范项目已进入进一步的示范推广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尤其是广大具有生土建造传统的)贫困农村地区房屋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