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酒泉:戈壁农业谱新篇
本网记者 沈文刚 彭晓姣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全市19.2万平方公里中有75%为戈壁沙漠,耕地和绿地资源稀少。如何打破资源硬性约束,在戈壁荒漠上发展现代农业?酒泉市结合资源,将戈壁资源利用与设施种植、有机基质栽培、高效节水等先进技术组合起来,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新路。
规模化的戈壁产业园区
戈壁荒滩种出瓜果
近年来,酒泉市跳出资源桎梏,以科技赋能,以发展产业园区为支撑,以节水高效、绿色有机为根本,在戈壁上发展现代农业,在未利用的土地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人工大棚设施内打造中高端农产品,逐步把“不毛之地”变成了“产业宝地”,走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
东洞戈壁农业生态产业园
走进肃州区戈壁滩的东洞戈壁农业生态产业园里,一座座大棚连成排,在日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温室里的黄瓜、辣椒、西红柿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肃州区东洞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凝聚各方合作力量,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着重配套完善戈壁农业保鲜储藏库和加工项目,进一步加大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力度,强化引智技术培训和一二三产联动,培育新业态、新动能。目前已建成年繁育3000万株工厂化育苗中心。先后引进安信种苗、敦煌种业、中农富通等40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打建日光温室2100座,对接了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广州江南等东部大市场,带动全区外销优质蔬菜45万吨。
技术人员为蔬菜长势把脉
走进秦存国的大棚,绿油油的一片,青翠的西红柿秧梳理的整整齐齐,感觉从里到外收拾的干净利落,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庄稼汉种植的大棚。
秦存国是四号村四组的一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听说要发展戈壁农业,秦存国打定主意种植日光温室走上了种植之路。
“干事要抓牛头,牛尾巴是抓不住的,不论干啥都要干到头里,一天三趟,晚上我也要来看看,这棚里种着我的希望,现在越干越有信心!”憨厚地秦存国边干活边说着自己的想法。敢为人先的他是第一次种植温室大棚蔬菜,缺少种植经验,他就请教技术人员,边干边学,他相信实践出真知。
为瓜蔓绕藤
戈壁生态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致富新门路。据了解,戈壁生态农产品每亩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5万元至3万元,是每亩大田种植收入的10倍。
东洞戈壁产业园是秦存国不懈努力奋斗的“战场”,去年种的两棚西红柿上市销售后纯收入达到了4到5万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再次扩大规模,又租种了三座温室,全部种植了西红柿和黄瓜。谈起日光温室种植,秦存国信心满满,“一座温室十亩田”,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日子会越过越好。
“戈壁品牌”销路广
近年来,玉门市柳湖镇按照打造“高质产品、高端品牌、高位合作、高效通道”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日光温室、钢架拱棚为主的高效设施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路。
柳湖镇“月露流星”蜜瓜口感好、产量高,消费市场极大,每年定向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各大超市140余吨,实现了销售市场向一线城市和东部地区延伸,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全镇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
柳湖镇岷州戈壁农业扶贫产业园
在镇上岷州戈壁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内,林义红每天的工作就是为瓜蔓打叉、绕藤。120元的日工资远比外出卖力气务工高,距离家门口十分钟的合作社又方便照顾家中的老人小孩。对比前后的生活变化,林义红说:“只要人勤快,脱贫致富没问题,现在全家一年稳稳落下七八万元收入呢。”
目前,柳湖镇动员合作社入园建成日光温室100亩,整合310户贫困户扶贫资金610万元,打建扶贫日光温室55座、连栋钢架拱棚100座。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对园区的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配套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展示销售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附属设施,为设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设施产业提质增效,日光温室和钢架拱棚棚均年收入分别可达4万元、1万元以上,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设施产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