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去大医院看病?
有报道说,3月17日凌晨,四川美姑县人民医院一名新生儿降生,但该新生儿重度缺氧窒息,必须马上采取呼吸支持等抢救措施。可是,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而如果要转院,时间和路况都不允许,怎么办?对口支援该院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马群英自制呼吸机应急,最终患儿转危为安。
从表面上看,这是个正能量的新闻,可是正能量的背后是什么,一个县的人民医院,连台呼吸机都没有,如何让一个县的人民群众放心。
我们常说看病难,这个看病难,主要是指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病难。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医疗改革,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医疗发展极不均衡的现象。前些时间引得全国广泛关注的号贩子问题,其实正是这样一种卫生供需失衡的直接后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调查发现,在北京的三级医院就诊的病人中,起码有30%—40%并非疑难杂症,不应到三级甲等医院来就诊,在基层医院就可以解决问题。甚至,河北一些家庭的孩子患感冒都跑到北京儿童医院来看,这实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人们之所以涌入一线城市大医院来看普通病,是因为对基层医院不信任,担心自己的病情在基层医疗机构“被耽误”。而这种“被耽误”是有着极强的现实原因,药品不全、医疗技术欠缺等现状就摆在这,是个人都会担心的。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服务模式,这也一直被看作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投入机制的缺陷造成了城市和乡村资源分布不公,城市获得了更多的资源,越到下面越是投入得少。在农村,甚至在县级医院根本没有政府的投入,甚至有些地方还从可怜的县级医院拿走钱。同时,从患者的角度,小病、大病是比较难区分的,有的大病潜伏期长、有的小病容易拖成大病,为了放心治疗,患者便义无反顾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大医院。
小马飞刀以为,认为患者的流动可以通过计划指令来实现,改革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完成的想法有些天真。因为这既无法应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又很难灵活准确地配置医疗资源的供给,效果不尽如人意。分级诊疗的“硬规定”还得靠软实力——科学的制度设计下对医疗从业人员积极性的唤起。毕竟,他们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和“责任人”。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科学配置医疗资源,这些都需要改革者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