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常心看待“8成急诊病人无需急救”

17.12.2014  18:03

  正如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强调的那样,过去十年,急救人员、急救室面积等急诊资源并没有极大的增加,但是服务量涨了十倍。这恐怕才是导致急诊体系目前压力非常大的根本原因。

  作者:吴帅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及本市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都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20%患者叫不到急救车。北京市卫计委有关人士表示,将专题调研如何为急诊“加急”。同时,各医院应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为急诊病人分出等级,“不急”的病人可被引导至门诊,或者延长排队时间为急症病人让出时间。(12月16日《新京报》)

  8成急诊病人无需急救,大量“不危不急”患者扎堆急诊科,影响了急救效率,延误了真急诊患者的急救时机。有医务人员对此认为,“一些挂急诊的患者是因为门诊挂号难,另外还有白天工作忙、晚上跑过来看病的,有的患者挂急诊甚至只为开个药。”有人还列举了另一个更极端的案例——“甚至有人利用急救车发泄个人情绪。”一次120出车直接开到了一场婚礼上,一说“病人”的名字,竟然是新郎。“就是泄愤的闹剧。

  但是,笔者认为,依然需要用平常心看待“8成急诊病人无需急救”。

  我们可以设置一种高效完美的医疗场景,救护车急诊的急诊病人都是百分百急的,一到就抢救,无急诊相关人士。但这种想法却是不现实的,只是空中楼阁。关键在于,就医打120者没有办法甄别自己是否属于急诊的范畴,也不清楚急诊的标准是什么?在这种不清楚的背景下,我们是应该鼓励他们打120求救,还是让他们坚持不找急诊医生?

  一个胸痛患者,他怀疑自己是心脏病发作,但实质上也许并不是,而只是一般性的心理因素。这类病人,是要坚持还是寻求急诊帮助?从医疗的角度而言,宁可把这类疑似患者当成急诊来处理,是利大于弊的选择。大题小做了,只是一场虚惊,皆大欢喜。但如果真是心脏病,如致命性的疾病——心肌梗塞,那可能这种求救将会挽救一条宝贵生命,付出这种可能误会的成本是值得的。

  当然,我相信有打120发泄情绪的闹剧案例,但这毕竟只是个例,就像中彩票一样的极端,这是一种生活常识。也许,还真的有一些把救护车当成出租车使用上医院就医或者开药的人,但我认为,这类没有公德的人群也依然只是占极少比例。用常识来判断,小病坐救护车去急诊排队看病,对自己也没有特别的好处,做损人不利已的事情并非人的本能。所以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很多人生病着急了就找120。碰了一下头,头皮破了。有医务人员认为只是皮外伤,大惊小做,但他们也许很难体验到就医者现场的恐慌和焦急,有事后诸葛亮之嫌。

  要想解决这种急诊不急的矛盾,板子不能打在就医者身上,还得在急救程序和医疗机制协调上做文章。一者,急救医生应该在现场初步判断,完成甄别病情的筛选工作。比如,把只是头皮破的病人拉到做介入的心脏病专科医院,那很可能是医生的一种选择错误。二者,医院为急诊病人分出等级,“不急”的病人可被引导至门诊,或者延长排队时间为急症病人让出时间。这种程序早该建立,医院是医疗急救的管理者,应该以公共利益来判断该做什么,而不是一昧以谁都不得罪的好人姿态来处理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治标的措施。要想解决急诊的燃眉之急,还应在加大急诊资源上下功夫。正如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钟东波强调的那样,过去十年,急救人员、急救室面积等急诊资源并没有极大的增加,但是服务量涨了十倍。这恐怕才是导致急诊体系目前压力非常大的根本原因。最后还应该大力推广家庭医生制度,让双向转诊扎根现实,如果这80%的病人都经过社区全科医生上门的及时处理,相信很多人就不需要向120求救。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15_11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