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连续调整

13.12.2014  13:01

  中国兰州网12月13日消息   继11月29日成品油消费税首次上调后,有关部门于12月12日宣布成品油消费税再次提高。调税恰逢油价“十连跌”窗口期,调整后国内汽柴油价格仍会下降。短期连续上调成品油消费税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提税和公路收费是否重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解答——

  12日成品油消费税再次提高。政策调整针对成品油消费税,适当提高汽油、柴油以及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消费税。此次税率调整会否造成油价上涨?为何今年年内连续两次调整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对我国产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就这些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以及财税方面的专家。

   油价会否上涨

  对于此次成品油消费税调整,不少人担忧,会否带动油价上涨。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调整的特点,就是提税与降价同步,起到对冲作用。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带动国内成品油处于降价通道,近期有望出现2013年以来最大跌幅。12日晚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400元,测算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分别降低0.13元和0.34元,调价执行时间为12月12日24时。这与成品油消费税调整保持一致,“对冲”后,汽油成本约小幅上升0.15元/升,柴油成本还下降了约0.18元/升。因而,财政部税政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处于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较为适宜的窗口期。选择将政策调整放在这个时间段,是因为降价会对冲提税造成的成本上升,这主要是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也有人提出疑问,在成品油降价的窗口期同时提税,是否意味着价税是联动的?换言之,以后油价上涨后,税率会否随之降低?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并不意味着价格和税率‘挂钩’,二者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关联。”这两次成品油消费税调整,并不是规律性的价税联动。

   为何连续调整

  “调整成品油消费税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百姓承受能力,二是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合适的税率,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国消费税不是普遍征收,仅是面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消费品征收。从成品油消费税税负水平来看,我国处于国际中等偏低水平,不利于引导企业和居民节约利用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雾霾等环境问题频发下,连续调节成品油消费税,是借助有利的窗口期,逐步完善这一税种的调整功能。

  刘尚希表示,这种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百姓会在“多一些蓝天”与开车出行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企业若过度消耗石油资源,其付出的成本相应也会高。

  通过适当调整成品油消费税税率来抑制能源过度消费,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汽油、柴油征税的方式都是从量计征,因而发挥其杠杆作用时,大多也都是通过税率的适当调整来实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告诉记者,从量计征有一个好处,就是根据消耗量来征税,能够发挥抑制过度消耗资源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