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整抗战

17.08.2015  17:54

11日上午,人民网“重走抗战路”采访团来到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参观采访,采访团成员在“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前合影。

  中国兰州网8月17日消息 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站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注视着“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好似一页永远地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的日历。心中的沉重顿时和当时的万里晴空形成鲜明对比。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部分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由此,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真实史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真相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1997年开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扩建,1999年9月18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扩建后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9180平方米。由“九·一八事变”残历碑、警示钟亭、展览主馆、胜利纪念碑等建筑群体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

  “九·一八”之夜,东北军驻北大营的官兵对日本关东军进行了有效抵抗,打响了抗战遇敌的第一枪,打死打伤日军士兵25名。即使日本关东军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面对侵略者时,他们还是毅然拿起枪,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抵抗。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要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日本统治东北的14年里,从东北义勇军,到东北民族革命军,再到后来的东北抗日联军,顽强抵抗,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军事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九·一八”历史陈列》中,通过图片1100多幅、文物史料700多件、场景19组等大量客观、真实的史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反映了东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不屈不挠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并最终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馆长范丽红说:“6年的局部抗战一定要纳入14年的整体抗战斗争中,是符合历史的、也是客观的。”

  [1]  [2]  下一页